京师的西郊,一座青砖院落悄然立起,门楣上悬着块不起眼的匾额:“玄微研究院”。沈括推开虚掩的院门,见林远从江南寄来的书稿正摊在石桌上,《格物通解》的空白页上添了行字:“天地之大,有可知者,有未可知者;可知者以格物穷之,未可知者以存疑探之——不盲信,不遽斥,方为治学之道。”院角的无线电旁,几个学子正对着《周易》的卦象推演,指尖划过的光斑与滴滴声交织,像在触碰一道无形的界限。
玄微院:兼容古今的探研之所
研究院的正厅里,书架按“探研类目”整齐排列:左首是“古术考”,码着《周易》《连山》《归藏》的不同注本,还有抄录的《山海经》异兽图;右首是“异闻录”,记录着各地呈报的“异能者事迹”——某道士能“隔空取物”,某农妇可“预知风雨”;最里层的“未来臆测”架上,摆着林远手绘的“飞天铁鸟升级图”“海底行舟”草图,旁注:“现有铁鸟可飞三十里,若换‘轻质钢骨’‘螺旋桨推进’,或能跨江越海,需研其力;百年后若遇天外访客,当有应对之思。”
这是林远在给沈括的信里提议设立的:“山医命相卜,看似虚玄,或藏古人观天地、察人心之智;UFO、异能之说,虽荒诞不经,亦可记录考辨,备为后证。”沈括据此奏请万历皇帝:“设玄微研究院,集算学、格物、文史之士,以‘实证’为纲,考订古籍异说,记录奇闻异能,不求速效,唯求存真。”
皇帝翻着研究院的《探研章程》,见其中规定“凡言异能者,需当场演示,由三人以上见证记录;解《周易》者,需用算学推演卦变,不可空谈吉凶”,点头道:“既不把这些当妖言,也不把这些当真理,先看着、辨着,也好。”
院中的首批研探者,有太医院的老医官,有格物院的算学博士,还有遍历四海的商队向导。他们每日的功课,是给《山海经》的“烛龙”标注“或为北极光之讹传”,给“异能者”的表演设计“防作弊装置”——比如让那“隔空取物”的道士在密室中尝试,结果发现不过是“机关戏法”。
古术考辨:从卦象到数理的探寻
《周易》的研探室里,算学博士们正用“机算显影机”推演六十四卦的变爻规律。他们将阳爻记为“一”,阴爻记为“零”,竟算出“乾卦变否卦”的爻变路径与格物院的“谐振频率”有微妙吻合。领头的博士指着光斑说:“林大人说‘古人观象,或暗合数理’,你看这卦变,像不像无线电的频率转换?”
对《连山》《归藏》的残卷,他们则结合“地域气候”考辨。发现其中“艮卦多言山险”,恰与商周时期中原多山地的生存环境相符;“兑卦重泽利”,则暗合江南水乡的生活经验。沈括在奏报里写道:“古卦非神示,实是古人对天地人事的归纳,如《黄帝内经》之论,需剥离迷信,取其观变之智。”
《山海经》的研探更具趣味。学子们将“昆仑之墟”与西域山脉比对,将“九尾狐”与南美浣熊的传说对照,发现不少异兽描述与异域动物特征吻合。有个曾随郑和船队远航的老向导说:“当年在非洲见了长颈鹿,土着也说‘似鹿有长角,能吐人言’——异闻多是见闻有限时的附会。”
异能与异闻:去伪存真的记录
研究院收到的“异能呈报”中,最受关注的是某蒙古牧民“能感地下水源”。研探者跟着他走遍北境,发现他总能在“牧草颜色略深、蚁穴密集”处找到水——这原是牧民识地的经验,却被传为“异能”。记录者在案上批注:“所谓异能,多是未被察觉的经验或巧合。”
但也有无法解释的个案:某孩童能准确说出百里外发生的灾异,且数次应验。研探者让他在无线电不通的密室中预测,他仍能说对“广州某货船遇险”,这让算学博士们陷入沉思。林远在信里对此的批注是:“或有未被发现的传讯方式,如电波之外的‘他种波’,不可轻斥为妄。”
对“飞天铁鸟升级”“海底行舟”的构想,研究院则按格物原理推导:“现有铁鸟用蒸汽动力,载重有限,若改用‘内燃机’(林远草图构想)、换轻质钢,续航或增十倍;海舟需防渗水,可仿鱼腹中空之形,用螺栓拼接钢片,当能潜游。”他们甚至参照林远的图纸,给现有的铁鸟加装“尾翼平衡器”,试飞时果然比之前平稳,航程从三十里延至五十里。格物院的工匠笑:“玄微院不光空想,还真能给铁鸟添翅膀。”
未来臆测:不设边界的遐思
研究院的“未来壁”上,贴满了学子们的“臆测图”:有人在现有铁鸟基础上画“双层翼铁鸟”,注“可载十人,跨黄河”;有人绘“地脉探测仪”,猜“或能按《山海经》线索找矿藏”;还有人将《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与“机算显影机”结合,构想“预测粮产丰歉的模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