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这份考卷,即将在阅卷官中引起怎样的波澜。
……
府试阅卷房内,灯火通明。
数名阅卷官正埋头批阅着堆积如山的试卷。大多数策论文章,皆如预料之中,非主战即主和,辞藻或华丽或激昂,却难脱窠臼,令人昏昏欲睡。
副主考、青州府通判李文博(并非李瑾之父,乃另一李姓官员)揉了揉发胀的眉心,随手拿起下一份试卷。他本是例行公事,目光略带疲惫地扫过。
然而,当看到那“伐国之道,攻心为上……”的破题时,他漫不经心的目光陡然一凝!
“哦?”他轻轻发出一声讶异的低吟,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些。
他继续往下读,越读,神色越是郑重,眼中的疲惫被越来越浓的惊异与兴奋所取代。读到“以商贾弱其力”、“以教化分其众”、“以屯田固我边”这三条策略时,他的手指甚至微微颤抖起来!
这……这是何等眼界!何等谋略!
这完全跳出了传统文武之争的框架,从一个全新的、更高的维度来审视边患问题!将经济、文化、军事、政治手段熔于一炉,构建了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制胜战略!这绝非一个寻常书生能有的见识!
文章引经据典恰到好处,论证逻辑严密,更难得的是那股高屋建瓴、洞察本质的非凡气度!
“妙!妙啊!”李文博忍不住拍案叫绝,声音虽然压抑,却难掩其中的激动,“此子何人?竟有如此经纬之才!”
他迫不及待地翻到试卷前端,看向糊名处(虽经誊录,但原卷标记仍在内部掌握),当“林弈”二字映入眼帘时,他先是一怔,随即恍然。
“原来是他!清河案首!怪不得!怪不得周学政对其如此看重!”
他拿着这份试卷,如获至宝,反复又读了两遍,越读越是心潮澎湃。此文所展现出的战略眼光,已远超一场府试的范畴,甚至对朝廷的边策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小心地将这份试卷单独抽出,放在一旁最显眼的位置,并提笔在旁边空白的浮签上,郑重地写下了“见识超卓,格局宏大,非池中之物”的评语。
他知道,这份试卷,必将在此番府试中,掀起真正的惊雷。而那个名叫林弈的寒门学子,其名其才,恐怕再也无法被掩盖了。
贡院内,林弈平静地交卷,离去。
他并不知道,自己那篇融合了超越时代见识的策论,已然如同一块投入古井的巨石,在考官的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喜欢天命寒门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命寒门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