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风带着秋意掠过市局大楼的玻璃幕墙,将楼前悬挂的 “热烈庆祝系列重大案件成功告破” 横幅吹得微微作响。
相较于一个月前的灯火通明、步履匆匆,如今的刑侦支队办公室虽仍摆着厚厚的案卷,却少了几分焦灼,多了种尘埃落定的庄重 —— 办公桌上的咖啡杯不再堆得满溢,队员们的笑声偶尔会从隔间里传出来,连墙上的电子钟,似乎都走得比往常慢了些。
苏衍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拂过案卷封面上 “十年系列案?结案卷” 的烫金字样,封皮下压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十年前宏业染料厂的厂区合影,角落里的张磊穿着蓝色工装,笑容干净。他轻轻将照片抽出来,耳边忽然响起三天前抓捕医院护士周梅时的场景 ——
那是个夜班,市第一医院住院部的走廊只剩下应急灯的微光。周梅穿着护士服,正蹲在治疗室的垃圾桶前,用剪刀一点点剪碎一张纸质的用药记录单,纸屑混着用过的注射器,在桶里堆成一小堆。苏衍和小李躲在安全通道口,看着她指尖的颤抖 —— 这个在医院工作了八年的护士,十年前还是实习时,就帮李刚销毁过王大爷的异常用药记录,后来又在孙强的威胁下,给刘建国的降压药里加过微量镇静剂,试图为杀手创造机会。
“周护士,别剪了。” 苏衍推开门,声音在安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周梅猛地抬头,剪刀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和李刚当初一样苍白。她想往门口跑,却被小李拦住去路,双手被反扣在背后时,她突然哭了出来:“我不是故意的…… 孙强说要是我不帮他,就把我儿子在国外留学的事捅出去,说我用的是赃款…… 我没办法啊!”
苏衍弯腰捡起那些碎纸片,拼凑出 “氯化钾” 三个字的残痕,心里叹了口气。他递过去一张纸巾:“十年前你帮李刚掩盖真相,十年后又被威胁帮凶,你有没有想过,张磊的家人、王大爷的子女,这十年是怎么过的?” 周梅的哭声顿住,肩膀垮了下去,泪水砸在护士服的白色纽扣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而宏业染料厂退休工人张强的抓捕,比周梅更具波折。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住在染料厂的旧家属院,院里的红砖楼墙皮已经剥落,门口堆着生锈的铁皮桶 —— 十年前,他是染料厂的门卫,亲眼看着王涛把昏迷的张磊装进后备箱,却收了王涛的五百块钱,谎称什么都没看见。后来孙强出狱后找到他,用他孙子的学费威胁他,让他指认刘建国的住处,方便杀手动手。
陆沉找到他时,他正坐在院门口的小马扎上,给孙子削苹果。看到穿警服的陆沉,他手里的水果刀顿了顿,苹果皮断成一截截掉在地上。“张师傅,我们聊聊十年前的事。” 陆沉在他身边坐下,没有急着亮证件,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 —— 那是警方在张磊出租屋里找到的旧照,照片里张磊抱着一个篮球,身后是市一中的教学楼。
“我知道你怕,” 陆沉的声音很轻,“怕孙强报复,怕孙子受牵连。但张磊失踪时,和你孙子现在一样大,他的父母到现在还在等他回家。你要是再不说,就真的没机会给张磊一个交代了。” 张强的手开始发抖,水果刀 “咚” 地落在地上。他捂着脸沉默了很久,最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信封:“这是孙强给我的钱…… 我一直没敢花,我知道这是脏钱。” 信封里的五百块钱已经泛黄,边角磨得发亮,像是承载着十年的愧疚。
随着周梅、张强等人的落网,十年前的真相终于完整地拼凑起来:王涛当年将昏迷的张磊带到市一中的后山,埋在了当时正在翻修的操场下 —— 也就是后来的 “校园埋尸案”;而 “雨夜案” 的受害者,是当年试图揭发染料厂偷排的会计张秀莲的丈夫,孙强为了阻止张秀莲作证,雨夜将其丈夫撞死;“符号案” 则是孙强联合狱友策划的,那些符号是他们监狱里约定的暗号,用来标记 “需要清除的人”;至于跨国文物走私案,竟是孙强在监狱里通过书信联系的外部团伙,他们利用染料厂的旧仓库走私文物,张磊当年发现的不仅是偷排,还有仓库里的文物,这才招来了杀身之祸。
新闻发布会定在市局的大会议室,那天早上,天刚亮,就有记者和群众守在门口。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前排的位置留给了受害者家属 —— 张磊的妹妹张婷穿着黑色外套,手里紧紧攥着哥哥的照片,照片上的张磊笑得眉眼弯弯;王大爷的儿子王建军带着老母亲,老人手里拿着王大爷的笔记本,封皮上的 “市一中教职工专用” 字样在灯光下格外清晰;还有 “雨夜案” 受害者的妻子,头发已经半白,手里捧着丈夫的遗照。
上午十点,发布会正式开始。王局穿着笔挺的警服,走到发言台前,身后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案件的时间线:2014 年 9 月张磊失踪,2024 年 5 月陈默被焚尸,6 月孙强死于符号谋杀,7 月王大爷被害,8 月李伟被抓,9 月周梅、张强等人落网…… 每一个时间点旁,都配着受害者的照片和凶手的抓捕现场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途缉影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文途缉影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