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殷寿派遣费仲和尤浑,趁大军驻扎之际,商讨如何实现大王的意图。
费仲对尤浑说:“冀州之事,我们无需插手;战事非我们所长,一切听从北伯侯安排。
但有一事——若不能带回苏妲己,我们有何颜面回朝见大王?”尤浑惊讶问道:“费大夫何出此言?苏护已死,苏妲己怎会愿意入宫侍奉?”费仲冷哼一声:“我们虽不擅长战事,大王仍派我们前来,究竟为何?不就是让我们设法帮他解决此问题吗?”两人正讨论间,忽闻帐外崇侯虎亲兵高声传唤:“侯爷请二位过去……”此前殷寿闭关修炼,比干担忧冀州局势生变,立即命崇侯虎携费仲、尤浑急速出发。
三人领军疾行,崇侯虎更提前通知其子崇应彪先行领兵逼近冀州。
他们尚在途中,北伯侯大军已如铁桶般围困冀州城。
崇应彪未轻举妄动,仅在城外布阵等待父亲及费仲、尤浑到来。
冀州城内百姓惊恐,守军戒备。
苏府中,苏全忠身披麻衣,被部将围绕,共商对策。
自苏护去世后,他已成为冀州新主。
将领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帝幸暴虐,杀害君主,应当起兵反抗商朝;有的责怪苏护违抗命令,招致灾难,主张开城投降。
苏全忠一直保持沉默,眼中布满血丝。
他早就预料到父亲前往朝歌会有危险,却没想到这成了永别。
当初朝歌的使者到来时,他曾劝父亲接受纳妃的命令,但苏护坚决拒绝。
这本是件好事!
不接受也就算了。
还自作聪明找借口推脱责任,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果然,苏护死在了朝歌。
苏全忠此刻心情复杂,既有预料之中的感觉,又夹杂着愤怒与悲痛。
不管怎样,苏护终究是他的父亲,杀父之仇怎能轻易放下?
就在这时,有人高声说道:
“侯爷已逝,将军就是我们冀州的主君,不仅要为父尽孝,更要为冀州所有百姓着想!”
“将军难道愿意看到战事爆发,百姓流离失所吗?”
苏全忠心里微微一动。
还没等他开口,就听见有人怒声反驳:
“北伯侯的大军已经压境!”
“你以为不想打就能避免战争吗?冀州已经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
那人又不慌不忙地说:
“此言差矣!”
“我觉得这件事未必没有转机……”
说到这儿,他突然停了下来。
苏全忠当即皱起眉头,目光紧紧盯着说话的人!
稍作思索后,他对众人说道:
“你们先都退下,让我好好想想!”……“郑伦将军,你留下。”
之前发言的,是苏护手下的督粮上将郑伦。
郑伦曾跟随西昆仑的度厄真人学习道术,与李靖是同门师兄弟。
虽然没有修成长生仙道,但他从度厄真人那里学到了一门鼻神烟通之术,掌握窍中二气。
与人交战时,只需轻哼一声,声音便如洪钟般响亮,随即喷出两道白光,专门摄人魂魄。
在原本的封神大势中,正是郑伦劝说苏护,使他从反商转而率军攻打西岐。
后来兵败被俘,不得不归顺西岐,最终死于梅山七怪中的金大升之手。
因他能以鼻烟摄魂,与陈奇并称为“哼哈二将”。
众人离开后,苏全忠向郑伦拱手说道:
“我看郑将军对当前局势胸有成竹,还请将军指点!”
郑伦微微点头,神情严肃地问苏全忠:
“请允许我说句不敬的话,若不是侯爷自己应对不当、进退无措,原本的好事也不会变成祸事!”
“如今侯爷已逝,将军肩负着冀州的安危。”
“此时不应只顾个人恩怨,而应先为冀州百姓着想……”
听到这里,苏全忠心中又是一动。
众人皆认为战争不可避免,但我却有不同看法。
“我听闻,此次领军至冀州的主帅虽是崇侯虎,但费仲、尤浑却是大王亲派的将领。”
苏全忠听后露出惊讶。
“将军的意思是……解决冀州之围的关键在于这两人?”
郑伦微笑:
“费仲、尤浑在朝歌城中,是大王宠信仅次于王叔比干之人。”
“他们贪财,若我们献上财物,或许能在大王面前为冀州求情。”
“至于北伯侯,若能避免,他又何苦发动战争?既损兵折将,又削弱自身实力?”
苏全忠听后心中有所领悟,但面上仍有犹豫。
若真听从郑伦之计,岂不是向朝歌屈服,放弃复仇?
郑伦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再次平静说道:
“将军,自古忠孝难全,请您深思。”
经过一番内心挣扎,苏全忠暗自思量:
“父亲,请原谅儿子的不孝……”
最终,他含泪答应了郑伦的提议。
郑伦见苏全忠做出决定,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心中大喜,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府中应尽快准备财物,挑选便于携带的,我即刻去找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封神:我帝辛就当昏君,妲己真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封神:我帝辛就当昏君,妲己真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