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那个周六,阳光猛烈得像要把一切都曝晒出原形。他们住了几年的公寓要重新装修,涉及几个大房间的格局变动,需要把大部分东西打包整理,暂时搬到另一处住所。
房子乱了套,到处是敞开的纸箱、撕开的胶带和堆叠的物品。空气里弥漫着灰尘和旧纸张的味道。曾舒婉负责收拾衣帽间和她的书房区域,张九泰则处理客厅和他的书房。
午后,他抱着一个沉重的箱子从书房出来,想挪到客厅中央统一封装,不小心被地上散落的几本书绊了一下,一个趔趄,箱子脱手,重重砸在衣帽间门口的地板上,里面的文件撒了一地。
他低骂一声,蹲下去手忙脚乱地收拾。衣帽间的门开着,里面挂着的衣服已经清空大半,露出空落落的隔板。角落最深处的衣柜底层,原本被几个过季的收纳包挡住的地方,因为刚才的震动,一个原本严丝合缝塞在里面的深蓝色硬壳行李箱,滑出了一小截。
他原本没在意,伸手想把它推回去。指尖碰到冰凉的箱壳时,却顿住了。这个箱子他有点印象,是曾舒婉大学毕业时用的,后来就说旧了,嫌它笨重,再没用过。怎么会在这里?还塞得这么隐蔽。
鬼使神差地,他扣住箱子两侧的搭扣,把它彻底拖了出来。箱子上落了一层薄灰,但搭扣很亮,像是经常被打开。没有上锁。他心下那点模糊的疑影骤然扩大。
他深吸了一口气,掀开了箱盖。
里面没有旧衣物,没有纪念品。只有书。崭新,齐整,码得一丝不苟,像等待检阅的士兵,填满了整个箱子的空间。最上面几本的封面设计各异,有的清雅,有的冷峻,但无一例外,作者署名处都是一个同样的笔名——「告别」。
他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像是猝不及防被推下悬崖,失重感尖锐地袭来。他手指有些发颤地拿起最上面一本。深蓝色的封面,烫银的字体写着书名《无声之境》。他胡乱地翻开,版权页的信息冰冷地砸进他眼里:出版时间是三年前。那时,他们刚搬进这个公寓不久,她曾有过一段极其消沉的时间,问他是不是觉得她写的东西毫无价值。他当时怎么回的?好像是说,你可以把它当爱好,别投入太多期待,生活是实际的。
他又拿起一本,《断线》,出版时间两年前。那时她母亲病重,她经常回去照顾,每次回来都更沉默几分。他以为她是累的。
《第十七个退场》,一年前。《宁夜》,半年前……
一本,又一本。他的动作从最初的迟疑变得急促,近乎粗暴地往下翻捡,仿佛要急切地验证一个可怕的猜想。纸张边缘锋利地割过他的指尖,留下细微的刺痛。五十本。整整五十本。不同出版社,不同出版时间,跨越了他们婚姻的整整五年。
这些书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持续了五年的、漫长的、悄无声息的叛逃。而他竟毫无察觉,还沉浸在“她终于妥协”的幻觉里沾沾自喜!那些他以为是妥协的安静,原来是她在另一个世界里奋笔疾书的专注!那些他以为是顺从的配合,原来是她心早已不在此地的疏离!那些温热的醒酒汤,他喜欢的香薰,餐桌上的辣菜……全是演出!全是告别仪式上冰冷华丽的装饰!
汗水瞬间从他额角沁出,后背却一阵发冷。空气仿佛凝固了,灰尘在阳光里疯狂舞动,像一场无声的喧嚣。他跪坐在地板上,被这五十本沉默的书包围着,它们像一块块冰冷的巨石,轰然砸碎了他精心构建的所有认知。
箱子的最底层,独立放着一本,书脊簇新,显然是刚刚上市不久。封面是纯粹的黑色,只有中间一道银色的、裂痕般的斜线,书名是《启程》。
他手指僵硬地拿起它,沉重得几乎握不住。翻开素白的扉页。
上面没有题词,没有签名。只有一行印刷体,清晰,冷静,决绝,像最后一声冰凌断裂的脆响,精准地钉入他的鼓膜——
「告别你,才是我真正的开始。」
嗡——
大脑里一片空白,随即是万钟齐鸣般的轰鸣。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世界急速褪色、收缩,最后只剩下这一行字,带着灼眼的强光,烙进他的视网膜深处。
他猛地抬头,视线疯狂地扫过狼藉的房间,寻找曾舒婉的身影。
客厅通往阳台的推拉门开着,风卷着白色的纱帘不断扬起、落下。曾舒婉就站在阳台栏杆边,背对着屋内。她似乎刚刚打完一个电话,手机还松松地握在手里。远处城市的轮廓在天光下显得有些虚幻。
她像是感应到了他那道崩溃的、灼热的视线,慢慢地,转过身来。
没有惊慌,没有失措,甚至没有一丝意外。她的目光平静地越过满地狼藉,越过那些散落在地上的、宣告着他愚蠢的证据,精准地落在他惨白的、因极度震惊而扭曲的脸上。
阳光勾勒出她清晰的侧影,她整个人显得陌生而遥远,像一座终年积雪的山峰,冷静地俯瞰着山下的崩塌。
她的眼神清澈见底,里面什么都没有了。没有爱,没有恨,没有怨,甚至没有一丝胜利者的得意。只有一种彻底的、尘埃落定后的平静。
那平静,比任何指责和愤怒都更具摧毁力。
张九泰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被滚烫的沙石填满,挤不出一个音节。他手里那本《启程》的扉页,那行“告别你,才是我真正的开始”,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
曾舒婉的视线在他手中的书,和他脸上来回扫了一遍,极轻,却像完成最后一次确认。
然后,她微微侧头,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仿佛在看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喜欢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