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林僵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掌心被指甲掐出深深的印痕。宴会厅的喧嚣再次涌来,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他看见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告别,看见苏扶盈走向一个高挑的男人,那人自然地揽住她的腰,低头听小女孩兴奋地说着什么。
完美的三口之家。
他机械地移动脚步,走出酒店大门。夏夜的暖风扑面而来,带着城市特有的汽油和食物的味道。霓虹灯闪烁,车流如织,这个世界一如既往地忙碌运转,对他的心碎无动于衷。
回到公寓,张九林径直走向书房最底层的抽屉。律师的整洁习惯让他能够准确找到十五年前藏起来的那个盒子。黑色丝绒已经有些褪色,摸起来却依然柔软。
他打开盒子,那枚戒指安然躺在里面,在灯光下折射出与他记忆中如出一辙的光芒。
同样的品牌,同样的设计,甚至同样是半克拉的主钻。他记得自己跑了三家店才找到这个款式,因为它让他想起高三那年苏扶盈画在一本诗集扉页上的图案——几颗星星环绕着月亮。
那时她总是喜欢在课本和笔记的边角画这样的小图案。
他攒了整整一年的钱,每周有四个晚上去餐馆洗盘子,周末去给初中生补课,甚至偷偷卖了一次血——因为听说那样来钱快。同学们都以为他家境困难,没人知道他只是想买一份配得上她的毕业礼物。
但最终,他没能送出去。毕业典礼那天,他看见苏扶盈和篮球队长在礼堂后门接吻,那个画面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所有的勇气。
多年来,这枚戒指跟着他搬了七次家,从大学宿舍到合租屋,再到如今的高级公寓。他交过几个女朋友,甚至一度考虑向其中一位求婚,但每次打开这个盒子,就知道自己还没有准备好。
现在他明白了,自己一直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可能性。
张九林坐在冰冷的地板上,背靠着书架,戒指躺在掌心,冰凉的温度逐渐被体温焐热。手机在口袋里振动个不停,大概是同学群里还在热聊。他没有查看。
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他却感觉自己回到了十八岁那个闷热的夏天,躲在礼堂的阴影里,手中紧紧攥着一个丝绒盒子,掌心的汗水浸湿了绒面。
第二天清晨,阳光过早地透过落地窗照进来,张九林在书房地板上醒来,脖子因睡姿不当而僵硬酸痛。戒指仍握在手中,在晨光中显得黯淡了些。
他洗了个冷水澡,试图冲走头脑中的混沌。作为律师的习惯让他开始理性分析昨天的情况:也许是同一品牌的热门款式,巧合无处不在。苏扶盈的丈夫可能只是碰巧选择了同样的戒指,这并不能证明什么。
但另一个声音在他脑中低语:那款戒指是限量版,当年全市只售出三枚。他曾为此感到骄傲,认为自己的礼物独一无二。
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几条新消息,来自同学群的邀请,有人分享了昨晚的照片。张九林犹豫了一下,点开图库。
划过一张张笑脸和重逢的拥抱,他的手指突然停住了。那是一张抓拍,画面中苏扶盈和她的丈夫相视而笑,男人正轻轻将她鬓边的一缕头发别到耳后。他的左手放在她的腰际,无名指上的婚戒清晰可见。
放大图片,张九林感到呼吸一滞。
男款婚戒的设计与女款明显是一对,波浪状的镶钻方式如出一辙。而更让他心惊的是男人的面容——有几分熟悉,尽管增添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张脸他不会认错。
程朗。高中时比他们大两届的学长,篮球队长,校园风云人物。也是毕业典礼那天在礼堂后门与苏扶盈接吻的人。
所有碎片突然拼凑起来,形成一个他不愿面对的真相。
接下来的几天,张九林像个偏执的侦探一样搜集着所有信息。通过同学群、社交媒体和偶尔的打听,他大致拼凑出了苏扶盈这些年的经历:和程朗大学时期分手,工作后重逢,五年前结婚,现在有一个四岁的女儿。程朗经营着一家小型科技公司,看上去事业有成。
表面上,这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但张九林无法忽视那个巧合——程朗送给苏扶盈的婚戒,与他当年未能送出的那枚完全相同。
一周后的周四下午,张九林提前结束工作,按照查到的地址来到城西的一家咖啡馆。据说苏扶盈每周这个时候会在这里写作几小时。他选择了一个隐蔽的位置,点了一杯黑咖啡,假装阅读手机上的案件资料。
三点一刻,苏扶盈准时出现,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牛仔裤,鼻梁上架着那副金边眼镜。她点了杯拿铁,在窗边的位置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很快沉浸在工作中。
张九林观察了她半小时,犹豫着是否要上前。他还没有准备好合适的开场白。
就在这时,苏扶盈合上电脑,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无意间扫过整个咖啡馆,然后停在了他的方向。她微微怔了一下,随后露出 recognition 的表情,微笑着点了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