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枪炮厂的,是规模惊人的造船厂。几艘新式护卫舰的龙骨正在船坞中成型,木匠和铁匠们协同作业,将厚重的橡木板与锻铁构件拼接在一起。蒸汽动力绞盘发出低沉的轰鸣,协助工人吊装巨大的船锚和桅杆。据说,这里不仅能建造传统的风帆战舰,还在尝试制造内河巡航炮艇和小型货船,开普敦的民兵将沿着河道不断延伸统治地域。
黄金加工区则是一片平房。开普敦附近的金矿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原料,熔炉昼夜不息地煅烧矿石,提炼出的黄金被铸成金条、金币,甚至直接加工成美丽的金器。
工人们在高温与粉尘中劳作,而监工们则手持账本,冷酷地计算着每一克黄金的流向,其中大部分,自然要顺着贸易网络流向那些超级大城市。
酒厂的铜制蒸馏塔高耸入云,浓郁的酒精气息混合着麦芽发酵的味道飘散在空气中。大桶大桶的葡萄酒、粮食酒和威士忌被灌装、封存,然后运往欧洲、亚洲和美洲的市场。据说,这里的产量已经足以满足半个国家的需求,是除开黄金以外,开普敦最大的收入来源。
粮食储备仓库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开,像一座座坚固的堡垒。来自南非内陆和周边殖民地的谷物、肉类被分类存放,在防潮防虫的仓库里堆积如山。这些储备不仅供应本地,还作为军队的后勤保障,确保在任何战争或饥荒中,开普敦都能成为南部非洲稳定的补给中心和救济中心。
粗矿提纯工厂则分布在稍远的内陆地带,但成排的烟囱依然清晰可见。
站在船尾,陈小雨知道,这座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五十万,包括欧洲和亚洲的移民、非洲劳工、混血居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街道上,马车与行人川流不息,咖啡馆,酒馆和交易所里,商人们用各种语言讨价还价。教堂的钟声、工厂的汽笛、市场的喧哗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工业化时代的繁华图景。
船缓缓驶离港口,陈小雨回头望去,阳光下的开普敦宛如一座钢铁与火焰铸就的巨人,傲然矗立在非洲大陆的南端。
今天,它不再只是一个港口,而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工业枢纽,正在成为整个非洲最耀眼的工业之都。
最后消失在海平面上的是姚耀祖建造的炮台,那里现在由开普敦民兵管理。
这些武装民兵,在整个南部非洲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万人,他们保护着开普敦和非洲沿着海岸的五个大型定居点,以及沿着这些定居点河道向内陆延伸的广阔区域。
今天的大西洋舰队,沿着河道向着非洲内陆不断扩张,但他们构建的是一种全新的统治方式,牛野称之为“部落联盟体系”。
大西洋舰队只控制沿着大河和大海的交汇口城市,以及周边五十公里半径的区域。
内陆地区,由大西洋舰队和南部非洲的部落联盟共同管理。
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上万个部落加入,共有五百万人属于这个联盟的庇护之下。
每个部落的孩子都能在沿着大河的贸易村落学习文化和简单军事培训,广阔的非洲大陆内部,最终是由这些部落的孩子来管理和控制。
斯宾塞已经返回开普敦,他将作为临时总督代为管理开普敦和非洲事务。
此刻,他刚刚接收到一份信件,一个叫做祖鲁王国的势力在德班附近快速崛起,已经威胁到了黄金的运输线路。
信件里还提到了,祖鲁人的历史,战斗方式和支持他们的部落所在地。
祖鲁王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当时祖鲁人只是恩古尼人的一个小部落,生活在南非东海岸的蓬戈拉河以南地区。他们的社会结构与其他恩古尼部落相似,以氏族为基础,由酋长领导,主要从事畜牧业(主要是牛群)和农业(主要是玉米)。
18世纪初,祖鲁部落仍然弱小,隶属于更大的姆塞思瓦王国,这是一个由多个恩古尼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由丁吉斯瓦约领导。
丁吉斯瓦约是一位富有远见的领袖,他推行军事改革,将部落战士组织成年龄组,并训练他们使用短矛和牛皮盾进行更有效的战斗。
1816年,祖鲁部落的年轻领袖恰卡·辛赞格科纳推翻了他的同父异母兄弟西古贾,成为祖鲁人的统治者。
恰卡在丁吉斯瓦约的军队中受过训练,但他进一步革新了军事和社会制度,使祖鲁从一个边缘小部落迅速崛起为南部非洲的军事国家。
恰卡发明了着名的“水牛角”战术,他们采用中央主力(胸)正面冲击敌军,两翼(角)包抄夹击,后卫(腹)追击溃逃之敌。
恰卡还改良了武器,用短而锋利的刺矛取代传统的长矛,他们的士兵类似古罗马的步兵,第一轮会逼近敌人,用牛皮盾牌防护,先是三轮投矛,然后是士兵近身肉搏,这种作战方式会在战斗开始阶段给敌人巨大杀伤。这种战术,使祖鲁军队在和其他非洲部落作战中更具杀伤力。
恰卡已经废除了传统的部落联盟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制,所有土地和人口归国王所有。他推行强制兵役制,所有成年男子必须加入年龄组军团,终身为国家服役,甚至婚姻也要等到退役后才能获得许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800年之龙腾四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1800年之龙腾四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