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哲从“考前拜圣人考后骂祖宗”的笑话里恢复过来,往下翻,是一个带着官方标志的视频自动播放起来,标题庄重而有力:
【我们为什么要登月?】(片头:深蓝星空中,皎洁的月球静悬)
视频开场,并非宏大的火箭升空画面,而是一位气质沉稳的专家面对镜头,语气平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总有人问,登月有什么用?GDP能涨多少?】
他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责任感:
【我想说,如果我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去,而我们不去……将来的后人,会怪我们的!】(配乐:低沉而坚定的弦乐渐起)
画面切换,浩瀚宇宙中,象征其他国家的探测器图标向着月球逼近。
专家的声音变得锐利:
【别人去了,到了那个时候,你再想去?对不起,门都没有了!】(配乐骤然激昂,如同战鼓擂响!)
田间老农/市井小民:“啥?!登…登月?!月亮上真能上去人?那不是嫦娥仙子和玉兔住的吗?!”
“我的老天爷啊!后世的人…是神仙不成?!”
秦始皇嬴政他求仙问道半生,遣徐福东渡,只为寻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药,何曾想过凡人竟能以“力”登天,踏上那遥不可及的月宫?!
他死死盯着光幕,眼中是极度的震惊和一种被超越的茫然。
刘彻闻声猛地站起,带翻了酒樽。“登…登月?!” 一种对未知力量的巨大好奇和隐隐的敬畏攫住了他。“后世之力…竟至于斯?!”
唐太宗·李世民眼神灼灼生辉:“好!好一个‘有能力去而不去,后人会怪’!此非神仙术,乃人定胜天之力!后世竟掌握此等伟力?”
各朝方士/术士集体石化,信仰崩塌。“月…月宫竟非仙阙琼楼?凡人可至?!我等毕生所求…竟是虚妄?”
民国衣衫褴褛却眼神明亮的年轻战士们、在油灯下奋笔疾书的学生们,看着光幕中那直指月球的雄心壮志,胸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热流。
没有欢呼,只有更紧地握住了手中的枪杆和笔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
“看啊…” 一个声音在战壕里低低响起,带着哽咽的激动,“我们的小娃娃…他们真的做到了!他们能上天了!” 无需多言,那份为后世子孙感到的、沉甸甸的骄傲,化作了更坚定的信念:脚下的土地要守住,头顶的星空,属于未来的他们!
黎哲心潮澎湃,立刻点开评论区:
热评第一:“参考下明朝失去航海权!现在的我们,不只要航海权,更要航天霸权!”
明太祖·朱元璋眉头紧锁,反复咀嚼“失去航海权”几个字。“海权?海洋…也能被人‘占’去?占去了......会怎样?后世竟因此为鉴?”
他看向地图上辽阔的海岸线,第一次意识到海洋并非天然屏障,而是可能失去的“疆域”。
一种模糊但强烈的危机感升起。
明成祖·朱棣他下意识地望向远方波涛汹涌的大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沉声对身旁的郑和道:“三宝…这‘海权’二字,给朕记牢了!下西洋,不仅要宣威,更要…‘占’住!”
热评2:“当年造‘蘑菇’的时候,不也有人反对吗?”
“‘蘑菇’?何物?”
“听起来像是吃的…但看语境,定是了不得的东西!”
“造此物也有人反对?莫非耗费巨大?或有伤天和?”
嬴政/刘彻等帝王敏锐地捕捉到“也有人反对”与“登月”的类比。“此‘蘑菇’定是镇国重器!如同登月一般,关乎国运!”
热评3:“想想清末吧!那时的人不也嘲笑‘奇技淫巧’?质疑出海、科技有什么用?结果呢?历史的巴掌扇到脸上,那伤疤…一百年都未必能好利索!”
民国战士感同身受。“落后就要挨打!这血的教训!” 无数人握紧拳头,更加坚定了学习西方科技、振兴中华的决心。
清朝士大夫面红耳赤,如坐针毡。光幕的批判和这条热评,如同当众扒掉了他们“天朝上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羞愤难当却又无法反驳。
康熙帝看着手中来自传教士的、写着拉丁字母的信件和精巧的望远镜、自鸣钟,再结合光幕的批判和这条评论,脸色阴晴不定。
一种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无力感和被后世子孙痛斥的羞耻感交织。“奇技淫巧......误国至此?西方…竟因此后来居上?!”
热评4(黎哲点赞):“以后啊,咱们也是后人眼里‘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啦!(狗头)”
黎哲会心一笑,手指轻点,一个红心亮起。这带着调侃的自豪感,很对他胃口。
紧接着,一条科普评论如同冰冷的战略推演图,揭示了登月更深层的意义:
科普大神:“谁占据了太空,谁就扼住了地球的咽喉!月球是绝佳的战略跳板和制高点!想象一下,在月球上部署武器,对地球目标发起打击…地球上现有武器几乎无法有效拦截!这是真正的‘高打低,打傻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