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补充道:“而且‘逸品小厨’开在西市店旁边,能和商铺形成联动 —— 顾客买完商品,正好可以去小厨吃饭,互相带动客流。咱们还可以推出‘购物满一贯,送小厨优惠券’的活动,进一步提升销量。”
李父点了点头,眼神里露出认可:“这个想法有点意思。番茄、玉米确实少有人吃,要是能改良得好吃,说不定真能火。那工匠工坊呢?你为什么想自己培养工匠?”
“因为外部合作有太多限制。” 李逸语气严肃,“现在咱们的农具依赖王记铁匠铺,高端丝绸依赖苏府工坊,虽然合作愉快,但商品的创新速度和质量把控,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比如上次改良逸品犁,因为王师傅的铁匠不够,耽误了禁军的订单;还有东市店的琉璃摆件,苏府从波斯进货,经常断货。要是咱们有自己的工匠工坊,就能自主研发、快速生产,还能保证商品质量稳定,不会被外部因素制约。”
他拿出一张图纸,递给李父:“这是我设计的工匠工坊规划图,分为四个区域:铁匠区(制作农具、金属模具)、刺绣区(制作丝绸香囊、定制服饰)、香料区(研发香膏、香皂)、琉璃区(尝试制作改良琉璃制品)。每个区域配备专门的师傅,从学徒开始培养,三年后就能形成成熟的工匠团队。”
李父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图纸上的区域划分清晰,甚至标注了每个区域的设备需求和人员配置,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放下图纸,对李逸说:“你的规划很详细,也很有远见。建立工匠工坊确实能解决外部依赖的问题,还能提升创新能力。需要多少资金?我可以帮你协调。”
“多谢父亲。” 李逸感激地说,“工匠工坊的初期投入需要一千贯(场地租赁、设备采购、工匠薪资),后续每月还需要两百贯维持运营。我计划从半年盈利中拿出一千贯作为启动资金,后续运营资金从每月利润中划拨,不用父亲额外出资。”
“好,你有自己的安排就好。” 李父满意地点头,“要是遇到困难,随时跟我说。我也会跟苏宰相提一提,让他在工匠招募和设备采购上,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得到李父的支持,李逸心里更有底了。当天下午,他就召集核心团队(陈先生、阿福、王师傅、香料师傅),在西市店召开规划落地会议,将 “拓展餐饮线” 和 “建立工匠工坊” 的任务分解下去。
第一步:筹备 “逸品小厨”
选址与装修
西市店旁边正好有一间三十平方米的空铺,月租五十贯,李逸当场签下租约。装修风格延续 “逸品轩” 的简约雅致,墙面刷成暖黄色,桌椅用榆木制作,靠窗的位置设置 “景观座”,能看到西市的街景;厨房采用开放式设计,顾客能看到厨师制作菜品的过程,增加信任感。
菜品研发
李逸亲自担任 “总厨”,带领从长安酒楼挖来的两位厨师,研发 “现代改良唐食”:
番茄炒蛋:选用刚传入唐朝的 “番柿”(番茄),先用糖腌制去除酸涩味,再和鸡蛋一起翻炒,酸甜可口,定价三十文一份;
玉米饼:将玉米磨成粉,加入面粉和蜂蜜,做成圆形小饼,煎至金黄,外酥里嫩,定价十文钱两个;
薄荷豆腐汤:用本土薄荷和嫩豆腐熬制,清凉解腻,适合搭配主食,定价二十文一碗;
改良胡饼:在传统胡饼中加入芝麻、葱花和肉末,烤至外皮酥脆,定价十五文一个。
为了让顾客接受新食材,李逸还设计了 “试吃活动”—— 开业前三天,每天免费提供一百份番茄炒蛋试吃,顾客吃完后填写反馈表,根据反馈调整口味。
人员招聘
从平民巷招募了三位手脚麻利的妇人,培训后担任服务员;又从长安有名的酒楼挖来两位经验丰富的厨师,负责菜品制作;阿福的堂弟阿贵头脑灵活,被任命为 “逸品小厨” 的店长,负责日常运营。
第二步:建立 “逸品工匠工坊”
选址与设备采购
在长安城外租下一处废弃的宅院(月租三十贯),改造为工匠工坊:
铁匠区:搭建两座熔炉,采购十套锻造工具(铁锤、铁砧、模具),从王记铁匠铺挖来两位资深铁匠担任师傅;
刺绣区:设置二十张刺绣桌,采购丝线、绸缎等原料,邀请陈先生推荐的五位民间刺绣艺人加入;
香料区:搭建熬制灶台,采购陶罐、滤网等设备,由原来的香料师傅担任主管;
琉璃区:暂时设置简易窑炉,从波斯商人手中购买琉璃制作工具,招募两位对琉璃感兴趣的学徒,先从模仿制作开始。
工匠培养计划
推出 “学徒培养体系”:
学徒期(1 年):跟着师傅学习基础技能(如打铁、穿针引线、香料熬制),每月薪资一百文;
熟练期(2 年):能独立完成简单商品制作(如普通肥皂、基础刺绣香囊),每月薪资两百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