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八的御书房,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李治眉宇间的愁云。案头堆叠着两摞文书:一摞是城南每日新增患者的统计,红色的数字像刺目的烙印,记录着疫情的残酷;另一摞是李逸昨日呈报的 “隔离 + 消毒” 方案细则,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却因 “过于新奇” 而让满朝官员争论不休。
“陛下,李逸的方案虽有新意,却无先例可循。” 兵部尚书站在殿中,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将城南划为一级隔离区,增派五千禁军,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若是未能控制疫情,恐会引发百姓不满,甚至动摇民心啊!”
“是啊,陛下。” 户部尚书也附和道,“一万贯拨款并非小数目,如今国库虽充盈,却也需留作他用。更何况,‘煮沸饮用水防病菌’‘棉布口罩挡飞沫’这些说法,闻所未闻,臣等实在难以信服。”
李治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扫过殿内的官员。支持李逸方案的,只有魏徵与苏定方寥寥数人;更多官员或持怀疑态度,或沉默观望,显然对这套 “非传统” 的防疫方法心存顾虑。
就在这时,内侍匆匆走进殿内,躬身禀报:“陛下,太医令李淳风求见,说是有紧急情况禀报。”
“宣!” 李治连忙说道。
李淳风快步走进殿内,神色比昨日更加凝重:“陛下,昨日夜里,隔离棚内又有三名重症患者离世,且有两名药童出现发热症状。如今太医团队人手紧缺,药材也即将告罄,若是再无有效对策,恐怕…… 恐怕疫情会进一步扩散!”
殿内瞬间陷入死寂。官员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恐慌 —— 连太医和药童都接连患病,可见这疫症的凶险远超预期。
“陛下,事到如今,唯有放手一试李逸的方案了!” 苏定方上前一步,语气坚定,“传统药方已难见成效,李逸的方案虽新奇,却有西域案例可循,且已在城南小范围试行,新增患者增速确实有所减缓。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让李逸全权负责防疫事宜!”
魏徵也躬身说道:“陛下,苏将军所言极是。眼下疫情紧急,容不得咱们犹豫不决。李逸行事谨慎,又懂民生,让他全权负责,定能比咱们这些只懂朝堂礼仪的官员更能应对疫情。”
李治看着苏定方与魏徵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案头李逸的方案,心中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知道,此时若再拘泥于传统,恐怕会错失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
“传朕旨意!” 李治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日起,任命李逸为长安抗疫总管,全权负责长安城内所有防疫事宜,包括人员调配、物资使用、区域管理等,所有官员必须无条件配合,不得有任何推诿!”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命户部即刻拨付一万贯抗疫专款,优先保障城南隔离区的粮草、药材与棉布供应;命工部在三日内赶制五千套粗布防护服,发放给医护人员与禁军;命礼部选派十名官员,协助李逸向百姓普及防疫知识。若有官员拒不配合,或因失职导致疫情扩散,一律按律严惩!”
“臣等遵旨!” 殿内官员齐声应道,虽仍有部分人心存疑虑,却也不敢再提出反对 —— 陛下已下定决心,且有苏定方、魏徵担保,他们只能选择信任李逸。
旨意下达后,苏定方立刻前往苏府。此时的苏瑶,正带着府中的侍女,在药房内分拣药材 —— 她自幼跟随家中的老中医学习医术,虽不精通复杂病症,却也能辨识常见药材,调配简单的汤药。
“父亲,您怎么回来了?是不是朝堂上有什么新的决定?” 苏瑶看到苏定方,连忙放下手中的药材,迎了上去。
苏定方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陛下已任命李逸为抗疫总管,全权负责防疫事宜,还拨付了专款和物资。只是,城南的医护人员紧缺,李逸身边急需一位懂医术、能协助他处理防疫事务的人。”
苏瑶心中一动,连忙说道:“父亲,女儿懂医术,也了解李公子的防疫方案,不如让女儿去协助他吧!女儿可以帮着分发药品、照料患者,还能向百姓普及防疫知识。”
苏定方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犹豫:“城南疫情凶险,你一个女子去那里,父亲实在放心不下。”
“父亲,如今正是百姓危难之际,女儿怎能因害怕而退缩?” 苏瑶语气坚定,“李公子为了抗疫,日夜操劳,女儿若是能帮上他,不仅能为百姓做实事,也能让父亲少些担忧。再说,女儿会做好防护,绝不会让自己出事。”
苏定方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父亲答应你。但你务必记住,一定要做好防护,每日与家中联系,报个平安。父亲会派十名府中的护卫跟着你,保护你的安全。”
“多谢父亲!” 苏瑶心中大喜,立刻收拾行李 —— 她带上了自己的药箱,里面装着常用的药材和医疗器械;还带上了之前为李逸缝制的兰草锦帕,准备在见到他时亲手交给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