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的长安城南,寒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空气中渐渐升腾的希望。“逸品轩” 的三十间纺织工坊内,灯火通明,百名工匠与逸品学院的学生们正围着织布机忙碌 —— 他们手中的棉布不再用于制作 “平民布”,而是被裁剪成方形,叠成三层,夹入晒干的艾草与薄荷,缝制成一个个简易口罩。
“大家再加把劲!今日务必赶制出五千只口罩,送往城南隔离区!” 工坊管事站在高台上,高声喊道。他手中拿着李逸绘制的口罩图纸,不时走到工匠身边,指导他们调整针脚密度 —— 口罩的边缘必须缝得紧实,才能确保佩戴时不漏风;中间的棉布要叠够三层,才能有效阻挡飞沫。
工匠们手中的针线飞速穿梭,学生们则负责分拣布料、填充草药,流水线般的作业让口罩的制作效率大大提高。十七岁的学生林小满,手指被针扎破了好几处,却只是用布条简单包扎一下,便继续埋头缝制:“李公子说,多做一只口罩,就能多保护一个人。城南的百姓还在等着咱们的口罩呢,可不能耽误!”
这是李逸组织的 “口罩赶制行动”—— 自朝廷任命他为抗疫总管后,他便立刻调动 “逸品轩” 的所有资源,将纺织工坊全部转为口罩生产基地,同时召集逸品学院两百名学生,分成十个小队,协助工匠制作口罩。这些口罩将由禁军统一运送,免费发放给隔离区的百姓、医护人员和值守士兵,确保 “每人每日一只新口罩”。
正午时分,第一批五千只口罩制作完成。禁军士兵们推着 carts,将装满口罩的木箱运往城南隔离区。在健康区的广场上,李逸和苏瑶早已等候在那里,身边还站着几位负责分发口罩的官员。
“大家排好队,每人领取一只口罩,拿到后我教大家怎么正确佩戴!” 李逸拿起一只口罩,对着排队的百姓高声喊道。百姓们有序地排着队,眼中满是期待 —— 他们早已听说,这小小的棉布口罩能挡住 “病菌”,保护自己不被传染。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颤巍巍地接过口罩,疑惑地问道:“李公子,这玩意儿真能防住疫症?”
李逸笑着点头,拿起口罩示范:“老伯您看,将口罩展开,把口鼻都遮住,再将两边的带子系在耳朵后面,这样就能挡住咳嗽时的飞沫,减少‘病菌’传播。您每日都要换一只新的,用过的旧口罩要扔进专用的火堆里烧掉,不能随意丢弃。”
老农按照李逸的示范,认真地戴好口罩,呼吸着口罩内淡淡的艾草香气,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多谢李公子!有了这口罩,俺就不怕被传染了!”
苏瑶则在一旁,为百姓们发放用艾草、金银花熬制的 “防护汤药”:“大家每天喝一碗这汤药,能清热解毒,提高抵抗力。记得要勤洗手、喝开水,不要串门,咱们一起努力,早日战胜疫症!”
百姓们一边领取口罩和汤药,一边对李逸和苏瑶道谢,广场上的气氛渐渐从恐慌转为充满希望。负责记录的官员看着排队的百姓,感慨道:“李总管,您这方法真是管用!昨日新增患者只有三十人,比前日又少了二十人,照这样下去,疫情很快就能控制住了。”
李逸点点头,心中却不敢松懈 —— 口罩只是防护措施的一部分,隔离区的消毒和患者的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离开健康区后,李逸和苏瑶立刻前往感染区。此时的感染区,早已没了往日的混乱 —— 隔离棚外,禁军士兵正拿着浸过石灰水的扫帚,清扫地面;几位穿着粗布防护服的伙计,抬着装满沸水的木桶,将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倒入桶中,进行煮沸消毒;每隔三丈,便有一个焚烧艾草的火堆,淡淡的草药香弥漫在整个感染区,驱散了之前的腥气。
“今日的消毒工作一定要仔细,尤其是患者的排泄物处理坑,要多撒些石灰,避免‘病菌’渗入土壤。” 李逸对负责消毒的伙计说道。
“放心吧,李公子!我们都按照您制定的‘消毒细则’来做,每一步都不敢马虎!” 伙计连忙应道。
走进一间隔离棚,李淳风正拿着药方,与几位太医讨论调整方案。棚内的五位患者,虽仍有咳嗽症状,却已能坐起身,眼神也比之前明亮了许多。
“李总管,苏姑娘,你们来了!” 李淳风看到两人,连忙迎了上来,脸上满是喜悦,“按照你之前的建议,我们在药方中加入了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的药材,制成了‘草药汤’,患者服用后,发热症状明显缓解,重症患者的数量也减少了一半!”
李逸心中一喜,连忙问道:“具体效果如何?有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效果非常好!” 李淳风拿出记录册,递给李逸,“你看,昨日服用‘草药汤’的五十位患者中,有三十位体温恢复正常,十位重症患者转为轻症,只有十位仍需进一步治疗。而且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之前因服药呕吐的情况,也因加入温和的甘草中和药性,彻底消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