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春汛刚过,渭水两岸的柳枝抽出新绿,城南的渭水码头却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三艘船体宽大的 “逸品号” 商船并排停靠在最深的泊位上,船身被工匠们用最新熬制的桐油刷得锃亮,在春日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帆面上绣着的朱红 “逸” 字,是苏瑶特意请江南最好的绣娘绣制的,丝线里掺了少量灵脉纤维,不仅色泽鲜亮,还能抵御海风的侵蚀,即便在暴雨中也不易褪色。
李逸身着一身青色锦袍,腰束玉带,站在码头最高的望海亭上。他手中握着一卷泛黄的《西域舆图》,目光掠过忙碌的工匠与船员,落在远处缓缓流淌的渭水上,眉头间满是对远方的期待 —— 这是 “逸品号” 第三次远航,却是第一次将目标锁定在遥远的天竺(今印度),这条航线比此前的南海航线更漫长、更未知,沿途不仅要穿越风急浪高的南海,还要经过海盗猖獗的印度洋北部,稍有不慎便可能船毁人亡。
“郎君,您都在这儿站了半个时辰了,风大,还是回棚子里歇会儿吧。” 管事老张捧着一件素色披风,快步走上望海亭。老张跟随李逸多年,从 “逸品轩” 开张到 “逸品号” 首航,见证了李逸一步步拓展商业版图的过程,此次远航天竺,他主动请缨负责货物筹备,早已将各项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
李逸接过披风,随意搭在肩上,目光仍停留在商船上:“老张,货物都清点好了?棉衣、肥皂、图纸,一样都不能少。”
“您放心,都清点三遍了!” 老张递上一份厚厚的清单,上面用毛笔工整地记录着每一项货物的名称、数量、存放位置,“棉衣一共两百箱,按尺码分了三类 —— 小码五十箱,适合天竺贵族子弟;中码一百箱,供普通百姓穿着;大码五十箱,特意加厚了棉絮,准备运往天竺北部山区,那边冬季冷,厚棉衣肯定受欢迎。每箱都用防潮油纸包裹,外面再套一层藤编筐,避免运输途中受潮。”
他指着清单上的 “肥皂” 一项,继续说道:“肥皂三百匣,也分了两种 —— 两百匣是咱们常用的‘皂荚 + 猪油’款,去污力强,适合日常清洁;一百匣是改良的‘香料款’,里面加了少量西域进贡的安息香,洗完后有淡淡的香味,专门针对天竺贵族的喜好。每匣装十块肥皂,匣子里垫着棉纸,防止肥皂在运输中碰撞损坏。”
李逸的指尖在 “改良织布机图纸” 那一行轻轻停顿,眼神变得格外郑重:“这图纸是此次贸易的关键,绝不能出岔子。你是怎么安排的?”
“您放心,图纸我亲自处理的!” 老张压低声音,凑近李逸说道,“原图用桑皮纸绘制,上面详细标注了‘脚踏提综’结构的尺寸、零件组装方法,还有织布流程的示意图,我用防水墨重新誊抄了三份,一份用油布裹了三层,放在主舰船长室的暗格里,暗格外装了铜制锁具,钥匙由您和我各保管一把;另外两份分别交给随行的两名工匠,让他们记熟后,将图纸藏在随身的工具箱夹层里,万一主舰出意外,也能保住图纸。我还派了两个心腹船员,日夜守在船长室门口,除了您、我和两名工匠,任何人都不能靠近暗格。”
李逸点点头,对老张的安排十分满意。此次远航天竺,改良织布机图纸是他最大的 “筹码”—— 大唐的织布机本就比西域先进,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反复试验了三个月,才改良出 “脚踏提综” 结构:传统织布机需要两人配合,一人提综、一人投梭,而改良后的织布机,只需一人脚踩踏板,就能带动提综装置,双手专注投梭,织布效率直接提升三倍;更重要的是,这台织布机还能织出 “缠枝莲”“云纹” 等复杂花纹,此前在长安的织坊试用时,织出的棉布比普通棉布售价高五成,仍被贵族们争相抢购。
“天竺盛产棉花,却因织布效率低,棉布价格居高不下,普通百姓根本穿不起。” 李逸指着《西域舆图》上天竺的疆域,对老张说,“咱们这改良织布机,正好能解决他们的难题。只要天竺国王看到图纸的价值,不仅能换回咱们需要的香料、棉花种子,说不定还能争取到玻璃制造技术的传授 —— 长安的工匠们琢磨玻璃多年,始终没掌握关键的熔炉温度控制方法,这次要是能学到,对咱们大唐的手工业发展,可是天大的好事。”
老张深以为然:“是啊,上次去南海,咱们带回的胡椒、豆蔻,让逸品轩的生意火了大半年,这次要是能换回够两年用的香料,再引进棉花种子和玻璃技术,咱们‘逸品号’的名头,在大唐乃至西域,都能打响了!”
除了货物筹备,船员的选拔与培训也是此次远航的重点。李逸深知,天竺航线风险重重,船员不仅要熟悉航海技术,还要有应对海盗、风暴的能力。为此,他从之前的船员中,挑选了三十名经验丰富的老船员,又从长安周边的船户中,招募了二十名年轻力壮、熟悉水性的新船员,组成了一支五十人的船员队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