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海盗的当日午后,“逸品号” 商船队暂时停靠在一处无人岛屿的避风港内。这里海水清澈,岸边铺满细腻的白沙,岛上长满低矮的灌木丛,既能躲避海风,又不易被远处的船只发现,是临时休整的绝佳地点。李逸刚下令锚定船只,便立刻召集所有船员在主舰 “逸品一号” 的甲板上召开紧急会议,甲板中央的铜制火盆里燃着松木,烟雾袅袅,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的凝重。
“刚才的海盗只是小股势力,装备简陋,若遇到黑水洋里那些配备撞角、火炮的大股盗匪,咱们现在的防御,根本不堪一击。” 李逸站在火盆旁,手中握着一块从海盗箭上取下的铁镞,语气严肃,“普通商船的木质船舷,别说撞角,就是海盗的重型弓箭都能射穿,必须立刻加固!”
他的目光扫过甲板上的船员,继续说道:“我有两个改良方案,一是给船舷加装薄铁皮,增强抗撞能力;二是优化投石机的布局,扩大攻击范围。大家有什么疑问,现在可以提出来。”
话音刚落,负责掌舵的老船长王勇便皱着眉头开口:“郎君,薄铁皮虽能加固船舷,可这东西太重了,咱们的商船本就装满了货物,再加上铁皮,会不会影响航速?万一遇到风暴,船身过重,怕是不好操控。”
王勇的担忧说出了不少船员的心声,大家纷纷点头附和。李逸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块巴掌大的薄铁皮,递给王勇:“王船长,你看这块铁皮,是我在长安时特意让铁匠锻造的,每块厚度只有半寸,采用‘熟铁冷轧’工艺,重量比普通铁皮轻三成,却比同等厚度的生铁更坚韧。我计算过,每艘船加装一圈铁皮,总重量增加不到五百斤,以咱们商船的吃水量,完全能承受,最多影响一成航速,只要调整帆角,借助海风,很快就能补回来。”
王勇接过铁皮,用手指敲了敲,铁皮发出清脆的 “当当” 声,他又试着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划了一下,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这铁皮确实不错,又轻又韧,应该能挡住海盗的撞角。”
“不仅如此,我还准备在铁皮内侧衬一层竹篾。” 李逸补充道,“竹篾韧性好,能缓冲撞击力,避免铁皮直接与船木碰撞导致开裂;而且竹篾轻便,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一举两得。”
打消了船员的疑虑,李逸当即下令分工:老张带领十名船员负责清点备用铁皮与竹篾,确保物资充足;王勇指挥船员将商船固定在避风港内,防止船只随波晃动影响施工;两名工匠则负责制作固定铁皮的铜钉与工具;其余船员分为三组,分别负责三艘商船的加固工作,李逸则在三艘船之间来回巡查,指导施工细节。
备用的薄铁皮与竹篾早已在长安备好,存放在商船的底舱内。老张带着船员们打开底舱的防潮门,一股淡淡的桐油味扑面而来 —— 为了防止铁皮生锈、竹篾受潮,所有物资都用浸过桐油的油纸包裹着。船员们小心翼翼地将铁皮与竹篾搬到甲板上,老张则拿着尺子,根据每艘船的船舷弧度,将铁皮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再用砂纸将铁皮边缘打磨光滑,避免施工时划伤船员。
施工正式开始,船员们两人一组,一人扶着铁皮,一人拿着锤子将铜钉敲入船木。铜钉采用 “尖顶宽帽” 设计,帽檐直径两寸,能牢牢扣住铁皮,防止脱落。为了确保铁皮固定牢固,每块铁皮上至少要钉入八枚铜钉,钉子之间的间距保持在五寸左右,形成均匀的受力点。
“注意铁皮的衔接处,要重叠半寸,铜钉要交叉排列,这样才能避免海水从缝隙渗入。” 李逸站在 “逸品二号” 的船舷旁,指导船员调整铁皮的位置,“竹篾要紧贴船木,用细麻绳绑牢,再铺上铁皮,这样缓冲效果更好。”
负责 “逸品三号” 施工的老张,还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个改良方法 —— 在船舷下方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额外加装了 “防撞棱”。他让工匠用硬木(从岛上砍伐的坚韧灌木)制作成三角形的棱条,将棱条的一面削平,用长铜钉固定在铁皮外侧,棱条的尖端朝向船首方向。“这样一来,要是海盗用撞角撞击,首先碰到的是防撞棱,三角形结构能分散冲击力,保护船舷主体。” 老张一边向李逸展示,一边解释道。
李逸看着老张制作的防撞棱,眼中满是赞许:“这个主意好!既简单又实用,三艘船的船舷下方都要加装,棱条之间的间距保持一尺,形成一道‘防护栏’。”
在船舷加固的同时,投石机的优化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原本三艘商船的投石机都只安装在船尾,只能攻击后方的敌人,攻击范围十分有限。李逸让工匠们在每艘船的左右两侧船舷中部,各加装了两台小型投石机,这样三艘船的投石机总数从原本的三台增加到十五台,形成了 “前后左右” 全方位的攻击网络。
为了固定新的投石机,工匠们在船舷内侧加装了木质支架,支架与船的龙骨相连,确保投石机发射时不会晃动。同时,他们还对投石机的 “弹兜” 进行了改良 —— 用坚韧的牛皮替换原本的粗布,弹兜边缘缝上金属环,能更好地固定石块,减少发射时的偏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