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官身亦为香火役
乡公所那间最大的办公室里,乡长赵德明指间的烟燃到了尽头,烫得他猛地一哆嗦,才恍然回神。
窗外的日头明晃晃的,照着院子里那棵半死不活的老槐树,一切都和往常任何一个沉闷的午后没什么不同。可他心里却像是塞了一团乱麻,电话里技术员李卫国那又急又气、活见鬼似的汇报,和秘书送来的关于李家庄砸庙改信的简报,两件事像两股拧着的麻绳,勒得他心头一阵阵发紧。
荒唐吗?荒唐至极。
可…万一呢?
那个念头又冒了出来——去张家坳看看。不是兴师问罪,就是…看看。这念头来得突兀,却又顽固得很,像种子落进心田,悄没声地就生了根,拂不去,按不下。
他赵德明在青林乡经营多年,信的是文件政策,看的是报表数据,拜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可眼下这事,透着邪性。张全福不是不知轻重的人,李家庄那帮老实巴交的农民更不是能轻易煽动起来的。那土地庙…难道真有什么古怪?
他烦躁地又点起一支烟,深吸一口,烟雾缭绕中,目光不由自主又瞟向张家坳的方向。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
秘书小陈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欲言又止的古怪神色:“乡长,张家坳的张村长来了,说…说是有重要工作想向您汇报。”
赵德明眼皮一跳。刚想到他,人就来了?他掐灭烟:“让他进来。”
张全福进来了。几日不见,这老伙计似乎…精神头足得有些扎眼。脸上那常年累月积下的愁苦褶子好像都熨平了不少,腰板挺直,眼神里透着一股子以前绝没有的底气,甚至…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光。
“赵乡长!”张全福嗓门洪亮,带着压不住的兴奋,却又规规矩矩先问好。
“全福啊,坐。”赵德明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不动声色地打量他,“听说你们村最近…动静不小?”
张全福屁股刚沾椅子,闻言又弹起来半截,忙不迭地点头:“是啊乡长!正要跟您汇报!托您的福,托政策的福,我们村…我们村得了大造化了!”
“哦?什么造化?”赵德明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
“土地爷显灵了!”张全福声音又高了几分,见赵德明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立刻补充道,“是真的!先是救了王婆家的狗娃,又显圣治好了李家庄铁柱家的娃!现在两个村子的人都信服!我们村委研究决定,不能辜负上天…呃,还有乡里的好政策,要带领乡亲们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他话锋一转,终于切入正题,从怀里掏出一份写得工工整整,甚至还盖了红戳的报告,双手递到赵德明桌上。
“这是…”赵德明放下茶杯,拿起报告。
“关于在我张家坳村办厂及集体劳作中,全面试行‘四小时工作制’与‘配套乡村文化建设’的申请报告。”张全福一字一顿,说得极其认真。
赵德明目光飞快地扫过报告正文。条理清晰,数据支撑(虽然那数据乐观得让他怀疑),理由冠冕堂皇——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社员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谐、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甚至还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他眼皮狂跳。这报告…写得居然像模像样,挑不出太大毛病。除了那个核心的“四小时工作制”扎眼得厉害。
他抬起头,看着张全福那期待又忐忑的眼神,脑子里那“去看看”的念头又钻了出来,而且愈发强烈。他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就在他沉吟的当口,一道模糊却不容置疑的意念,如同温水漫过沙滩,悄无声息地浸润了他的思绪——
【此乃善政,惠及民生,可得功德,稳固官身…】
赵德明敲桌子的手指猛地顿住。
功德?官身?
这念头…是哪来的?荒谬!他怎么会想到这些词?
可偏偏,这念头一起,再看桌上那份报告,感觉就彻底变了。那一个个方块字仿佛都活了过来,带着一种奇异的诱惑力。推行下去,百姓得实惠,乡里增产增收,他赵德明不就是首倡之功?这政策闻所未闻,若真成了,岂不是大大的政绩?上面会怎么看?同僚会怎么看?
那“稳固官身”四个字,像带着钩子,精准地挠到了他心尖最痒处。
所有的疑虑、所有的“不科学”,在这突如其来的、强烈的功利心驱使下,竟显得微不足道了。
他再次拿起报告,这次看得更仔细,越看越觉得…有理!大有道理!半天干活,效率更高!休息好了,才能创造更多价值嘛!下午搞文化建设,提升精神面貌,这完全符合上级精神!
至于土地爷…或许是巧合,或许是群众的美好愿望附会?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政策本身是“好”的,是能出“成绩”的!
赵德明脸上的犹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果断。他猛地一拍桌子(吓得张全福一哆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执掌神权之天帝的征途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执掌神权之天帝的征途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