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离了北凉陵州城,旌旗招展,一路南下。
时值春夏之交,官道两旁杨柳依依,田野间新绿盎然。
朱瞻基此行目的明确,一是让初出北凉的众人适应江湖行程,顺便与雄踞荆襄的武当派联络感情。二便是想去亲眼见见那位传说中吕洞宾转世的武当掌门小师弟——洪洗象。
数日后,巍峨的武当山已遥遥在望。但见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天柱峰,宛如众星拱卯。
山势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紫气氤氲,确有一派仙家福地的气象。空中不时有鹤唳清越,更添几分超然世外的意境。
车队刚到山脚牌坊处,便见一行道士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这些道士个个气度沉凝,显然都是武当精英。
为首一人,身着洗得发白的朴素道袍,面容清癯,三缕长须飘洒胸前,眼神温润如玉,气息浑厚绵长,深得道家“冲虚”之妙谛,正是武当现任掌门王重楼。他修炼大黄庭已臻化境,是天下有数的道门高人。
而在他身侧半步之后,站着一位更显年轻的青衣道士。此人看起来不过弱冠之年,眉目干净如雨后青山,眼神清澈似山间清泉,却又带着几分未谙世事的纯真与若有若无的茫然。
他站在那里,仿佛与周遭的云雾、山风、松涛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正是洪洗象。
王重楼见到朱瞻基一行人,目光扫过,心中凛然。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那个披着破旧羊皮裘、头发乱糟糟的老头子身上那股即便刻意收敛,也依旧如渊渟岳峙、令人心悸的剑意,仿佛他本人就是一柄藏于鞘中的绝世古剑。
而更让他暗自震惊的,是那位一身白袍、俊逸非凡的北凉世子朱瞻基(徐凤年)。
在他道心感知中,这位世子周身气息圆融无瑕,深不可测,竟似与天地大道隐隐相合,完全不像传闻中那个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王重楼不敢怠慢,上前一步,打了个标准的道家稽首,声音平和而清晰。
“北凉世子驾临,武当山蓬荜生辉。贫道王重楼,携小师弟洪洗象,在此恭候多时。”
朱瞻基翻身下马,动作潇洒利落,回了一礼,微笑道:“王掌门太客气了,洪道长有礼。我等冒昧来访,叨扰贵派清修,还望海涵。”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洪洗象身上。
只见洪洗象也正好奇地打量着他,眼神纯净,不染尘埃,与寻常武者修士的锐利或深沉截然不同。
然而,朱瞻基凭借其敏锐的灵觉和万相真元的特殊感应,能隐约察觉到洪洗象体内潜藏着一股浩瀚如星海、却又沉寂如深潭的磅礴灵性,那绝非普通修道之人所能拥有,确系仙神转世之兆。
在朱瞻基目光投来时,洪洗象却下意识地微微垂下了眼帘,不敢与之对视,双手甚至有些不自然地捏了捏道袍的衣角。
那清秀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与谦卑。
他想起了北凉王府的那位红衣女子,徐脂虎,那是他心底最深处的挂碍,也是他对北凉徐家的一份亏欠。当年之事,阴差阳错,有徐骁的意志,也有他自己的誓言与怯懦,终究是负了佳人,此刻面对其弟,心中难免波澜暗生。
“世子言重了,北凉与武当毗邻,同气连枝,何来叨扰之说。”王重楼笑容和煦,侧身让开道路,“山上已备好粗茶淡饭,还请世子与诸位贵客移步,稍作歇息。”
朱瞻基点点头,转身对身后肃立的宁峨眉吩咐道。
“宁峨眉,你率领三百亲卫在山脚下择合适地点扎营,严明军纪,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上山,以免扰了道家清净。”
“末将遵命!”
宁峨眉抱拳躬身,声音洪亮,随即转身,有条不紊地指挥麾下士卒开始安营扎寨。
随后,朱瞻基只带了姜泥、李淳罡、老黄、青鸟、楚狂奴、吕钱塘等少数几人,随着王重楼和洪洗象,沿着那蜿蜒而上的青石台阶,一步步步入云雾缭绕的武当山门。
登山途中,山风拂面,带来松柏的清香和远处道观的钟声。
李淳罡瞥了一眼身旁有些魂不守舍、默默数着台阶的洪洗象,撇了撇嘴,用传音入密对朱瞻基说道。
“小子,感觉出来没?这小道士身上那股子‘迂腐’又‘空灵’的味道,确实跟吕洞宾那喜欢骑驴看唱本的牛鼻子老道有点像,不过嘛……嘿嘿,好像神魂还没完全睡醒,是个半梦半醒的糊涂蛋。”
朱瞻基面色不变,同样传音回道。。
“确是吕祖转世之身无疑,先天灵光内蕴,道根深种,只是宿慧被尘缘所迷,尚未完全开启。此等人物,心思纯粹,往往一念可通玄。”
行至半山腰的真武大殿前广场,众人分宾主落座。
早有伶俐的小道童奉上武当特产的云雾茶,茶汤清冽,香气袅袅。
几盏清茶过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武道与天道的探讨。在场皆是当世顶尖或极具潜力的人物,这一番论道,可谓精彩纷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