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听,人言否?
陆政以为自己听错了,抠了抠耳朵。
“城城,这栋楼,家里的?”
陆城摇头,
“是被我租下来了,街上那栋楼和牛马市场也是,等我手上钱再多点,我准备把这几处房产买下来。”
“租……租的?”
“嗯。”
陆政松了口气。
陆城给他开了个善意的谎言,等以后再和陆政说这几处房产被他买下来了。
这样更能让人接受一些。
他实在太善解人意了!
“你多少钱租的?租了多久?”
“三处房子年租金四万八,我租了五年,等以后手上钱再多一些,我就把它们全部买下来。”
“这么贵?你还想买下来?”
“嗯。”
陆政坐在椅子上,掰着手指头开始嘀咕大孙子这一年来捣鼓出来的产业。
越数他声音越小。
“城城,你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
陆城挑挑眉,“我不告诉你。”
看着大孙子,那种宠溺的眼神都快溢出来了。
孙子月收入多少他也不是太在意,知道大孙子能挣大钱就行,想到村里盖房子和修河道的事……
好吧!
没事了。
两人回到客厅沙发上坐下,陆城打开电视,随后去旁边的茶几上开始烧水泡茶。
陆政开始打量房子的情况。
“城城,这里现在谁在住?”
“这里没人住,月底我来镇上读初中的时候,我搬过来这里住。”
“城城,等你来镇上,爷爷过来给你做饭。”
“你不在家照顾兔子了?300块工资不想要了是不?你来镇上了,我奶一个人在家忙的过来吗?”
陆政一拍脑袋,他来镇上了,大孙子养在家里的兔子和蜜蜂怎么办?
屋里真的离不开他。
“想到你来镇上没人给你做饭,我把家里的事都给忘了。”
从沙发上过来,在四角茶艺椅上坐下,摸了一把实木茶桌,
“乖孙,等新家弄好,给家里置办一套这样的茶具,以后家里有亲戚来串门,我泡茶给他们喝。”
“好。”
这是统子给的一整套泡茶用的桌椅,系统包裹里还有九千多套。
泡好茶叶,给陆政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这是街上买的绿茶,喝着挺解渴。
抿了口茶放下杯子,爷俩又闲聊起来。
“乖孙,那么多产业,你一个人忙的过来吗?”
“可以。”
“乖孙,修河道的事,你准备什么时候动工?”
“等洪水退了再说吧,这几天我安排人先联系工程队。”
“城城,家里有那么多钱,要不要和你奶奶说?”
陆城想了想后点头,让王秀娟知道家里有钱,明年就别种那么多地了,太累。
“爷爷,你回头和奶奶好好说说,家里有钱了,以后就别种地了。”
陆政摇头,
“不成,不成,做农民哪有把地慌着不种粮食的道理?”
“那少种点?”
“不行,趁我们现在还干的动,等干不动的时候,想种也种不了。”
“再说,万一你生意失败了咋办?”
“到时候家里有粮食,最起码不用饿肚子。”
他就知道,老一辈人想让他们不种地,就和二十年后劝年轻人不要玩手机一样。
不可能,完全不可能。
种地这个词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最底层的基因逻辑里面,想让他们停止这个动作完全不可能。
前世,王秀娟七十多了,依旧每天扛着锄头下地干活。
每年种庄稼请人的花销加上农药化肥的钱要大几千块,而收来的米晒干拿去卖后——
一算账,很好,今年又亏三千,比去年少亏二百。
年纪上来以后身体比较差,下地干活很容易生病。等王秀娟六十多以后,他家就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
王秀娟在家下地干活生病,他们外出打工请假回去照顾她,刚把病看好,老奶又闲不住下地干活,没几天又再次生病,他们刚出来,又要请假回去。
下地干活,治病,请假。
一家人在这怪圈里,循环了一年一年又一年!
直到他重生回来的那天,他妈妈刚请假回老家照顾生病的老太太。
爷俩在楼上喝了会茶后下楼。
陆城让老黄先联系一下工程队,又在市场买了点东西后骑着摩托回家。
回去的时候陆政想了一下,家里有钱的事还是先不和王秀娟说,等哪天王秀娟跟他找茬的时候再说不迟。
陆政偷偷给自己的机智点赞。
回到家,因为没有下雨,河边的田埂也不用抢修,王秀娟带着三个孩子开始去打理八角林和茶油林。
第二天早上。
继续去清理昨天没干完的茶油林。
刚开工,李小虎一边拿着柴刀往回跑一边嚎:
“哥,哥,有马蜂,这里有一窝马蜂。”
“你被蛰了没有?”
“我耳朵被蛰了一下。”
“赶紧跑,离它们远点。”
不远处,王秀娟也喊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离开山区?不,我要留下来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离开山区?不,我要留下来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