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下午,闲着没事和前院老关几人聊天吹牛,几个人在暖暖的太阳下说的正高兴,从门口传来一道声音还非常大。
”大姐啊,救命,日子过不下去了,求你帮帮小弟一家人....”从四合院外面走近两人。
年龄大的因为风吹日晒,脸色黝黑额头上的皱纹缝非常明显,年龄不好判断,有五十来岁又像六十岁。
年轻的男子,应该是二十六七岁,还是三十岁以上,不仔细看还是看不出来。
两个人身上穿着破烂不堪的棉衣棉裤,衣服上的补丁很多,不少棉花黑漆漆的露在衣服外面,从白色变成黑色。
应该是两位农民兄弟进城来投靠亲人,借粮食渡过难关。
没有想到,年都没有过完,已经有农民兄弟过不下去,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虽然说种地的没粮吃,盖楼的没房住,但是来的太快了,现在只是第三个灾年刚开始。
进四合院大门,就是年龄大的人在流泪大声喊大姐,刘光齐几人并不认识他们两人。
“两位同志请问你们找谁?”老孟问了一句,担心走错门找错人。
”几位同志,我们父子是城外张家乡的人,来城里找我大姐张翠花,她男人姓贾,她回村说过她住95号四合院。
张翠花没听说过,是不是贾鸡氏?”
”应该是贾张氏,她原名就叫张翠花,两位同志往前走,她住中院,进月亮门就是她家。”刘光齐听老刘说过贾张氏原名。
谢谢同志们。”两人没有在意贾鸡氏的称呼问题,直奔中院而去。
”这是贾鸡氏的弟弟吗?来自张家村还是有可能的,农村里面已经活不下去了吗?情况会这样严重。老张很吃惊。
老关皱眉说道,这也不好说,我们厂因为原材料的问题都已经停工,难保农村里面没有粮食,这样的事也正常。”
”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看来四九城还是挺好的,至少我们还有粮食,饿几顿问题不大。老孟还是乐观。
这可不是小事情,我们四九城附近农村没粮食,管不管他们,肯定会管的,只要一管四九城也会再度缺粮食。“老张是明白人。
老关叹了口气,”这事闹的,四九城附近的农村可不少,如果他们都缺粮食,真是大麻烦。
”先不说他们缺粮食的事情。就是贾鸡氏手里也没有粮食,她比猪还能吃,怎么帮自己兄弟。”老曲这是大实话。
”给点钱自己去买粮食,买到就活下去,买不到也没办法,现在这光景不缺粮食的有几家?”老张等人媳妇在家里就两顿饭。
借粮食基本上不可能的,就看贾鸡氏那只鸡,能不能给点钱让她弟弟去买粮,我们去中院看看。“老孟要去看热闹。
现在贾家没有大动静,一会再去她家看热闹。”
”找易中海要几斤口粮,再给上五十块钱,哄回去就成,高门大户也没有余粮。
”这位农村老汉,大家是不是没见过,应该很长时间没来过四合院,这回是过不下去,才来找贾鸡氏的。”老张心思缜密。
没用的,四合院里面没有粮食,就是光齐家里,也拿不出来救一家人的粮食。何况光齐家里还有孕妇。”
有粮食也不可能借给贾张氏,我家里还要储存点粮食,应付万一粮食断供,贾张氏算什么?”
”我特么的,还是光齐想的明白,这样发展下去,断供是一定的,家里没有粮食会出大事的。
从晚上开始,要少吃点饭,留下几斤粮食,当真正断粮时候的口粮。”
口粮是要再省省,就是断供一天,也会让大人孩子受不了,出现三天断供才要人命呢。”
家里余粮必须要有,万一断供会有大麻烦。”
老关几人开始准备储备粮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贾家!
”大姐啊,救救我们一家人吧,没有粮食了,我们一家十六口人已经没有一粒粮食,坚持不住了。
看在你几个侄子面子上,救救我们吧,大姐啊,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没有一点办法。
大外甥求求你帮我们家一回吧....。”贾鸡氏的弟弟直接跪地开始述苦。
”小舅你先起来说话,淮茹去倒两杯水来,我们慢慢商量一下解决办法。
小舅不瞒你说,城市里面也在限量供应口粮,每次只有三五天口粮,没有一家能拿出来几斤口粮的。
就是在鸽子市和黑市,一个月也买不到三斤口粮,这件事很麻烦,用钱能不能在你们那里买到粮食。“贾东旭也只有这一个办法。
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而且村里面各家都缺粮食,也不会有人卖粮食的,那都是命啊。
舅舅这事很难办,城里面也非常缺粮食,我们四合院,有几家女人一天只吃两顿饭。贾东旭也没有好办法。
”东旭,你去找易中海要点粮食,想让你给他养老,不出血怎么可能。贾鸡氏很在意自己的钱。
”妈,我师父也不会有太多口粮的,都是在限供,这一次只能买三天的量,从今天到后天的口粮,他那里最多十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居然是刘光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居然是刘光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