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裹挟着令人心悸的声势,在佳肴余香尚未散尽的殿内轰然炸响。
瞬间,那由美食构筑起的温馨屏障被撕裂,所有的满足、感激与闲适欢愉都被震得七零八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恐慌的凝滞。
太后脸上那如同秋日暖阳般和煦慈祥的笑容骤然冻结,仿佛精美的瓷器表面出现了裂痕。
萧珩那双深邃如古井、惯常隐藏着帝王心术的眼眸猛地收缩,锐利的目光中透出难以置信。
萧璇玑惊得纤手掩住朱唇,那双明媚的眼眸瞪得溜圆,写满了无措。
就连年纪最小的凌玥,也像是受惊的小动物,下意识地用尽全力死死攥住了凌灵的一片衣袖,指节都泛了白,小脸煞白,血色尽褪,那双酷似凌灵的大眼睛里瞬间蓄满了水汽,依赖与恐慌几乎要溢出来。
“国师?!”
“姐姐?!”
几声呼唤几乎同时响起,音调各异,却同样充满了猝不及防的惊愕、骤然从心底涌起的恐慌,以及一种急于抓住什么的、带着颤音的急切。
凌灵抬起手,掌心向外,那动作并不迅猛,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不容置疑的平静力量,如同在汹涌的波涛前立下了一道无形的堤坝,恰到好处地止住了他们即将倾泻而出的连串询问、忧心忡忡的挽留和可能失态的劝说。
“先听我说完。”
她的声音依旧平稳清澈,像雪山之巅融化的溪流,带着抚平焦躁的凉意,却也清晰地透出一往无前的坚定。
“我只是需要暂时离开皇宫,外出游历一段时间,增长见闻,磨练心性。并非就此一去不回,更不是要决绝地舍弃大家,与你们恩断义绝,老死不相往来。”
她目光柔和而坦诚地缓缓扫过眼前这几张写满了紧张、不安与浓浓不舍的面庞,如同春风拂过紧绷的琴弦,试图纾解那份焦灼。
她耐心地、用一种尽可能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道:
“这就像世间那些求学的读书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读万卷书,终须行万里路’。书本上的知识再是浩瀚,若不曾亲身踏足广阔的天地,用双脚去丈量山河,用双眼去观察万物,用心灵去体会百态,终究是纸上谈兵,难明真正的智慧与至理。我辈修行之道,追寻天地法则,探索自身潜能,其根本道理,亦是相通的。”
她微微停顿,让话语沉淀,然后才继续道:
“我的修为,已有停滞不前些时日,无论我如何静坐凝神,都感觉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壁垒,难有寸进。若继续因守在这重重宫阙、高墙深院之内,视野受限,经历单一,如同坐井观天,只怕是空耗宝贵的光阴,徒然蹉跎岁月。我需要走出去,必须走出去,去那更广阔、更真实的天地间行走,去经历不同的人情世故,去见识各异的风土山河,甚至去面对未知的风险与挑战,方能寻找到那属于我的一线突破机缘,以及对我自身‘道’的更深刻感悟。”
说到这里,她再次略微停顿,清澈的目光掠过众人脸上那依旧凝重、未曾化开的忧色,心中明了,仅仅依靠言语的解释,恐怕难以彻底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与牵挂。
于是,她不再多做空洞的承诺与保证,而是转为用更实际、更具体的方式,来安顿她离开后可能发生的一切,仿佛一位细心的家长在远行前,为留在家中的亲人准备好一切所需。
她心念微动,开始如同展示珍宝般,一件件从虚无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物品。
这过程并无炫目的光华,却带着一种神秘的仪式感。
首先,是四个小巧的瓶子。
瓶身并不华丽,触手却温润生凉,隐隐有肉眼难以察觉的、蕴含着勃勃生机的清凉气息流转其间,与之前赠与慧明法师的如出一辙。
她神色郑重,依次将这四个小瓶分别递到四人手中。
“方才我们所用的午膳之中,我融入了大量的灵泉水。”
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传入每人耳中。
“其效力足以深入经络,涤荡沉积的痼疾与暗伤,稳固身体根基,强化本源元气。保守估计,可保诸位在未来数年之内,身体康健强韧,寻常病邪难以侵袭,精力亦会旺盛许多。”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肃穆,“但这四瓶,是我单独为你们每个人准备的应急之物,是最后的保障。它虽非传说中能活死人、肉白骨的逆天仙丹,无法逆转既定的生死,但若真遇到重伤濒危、气息奄奄,或是身中奇毒、药石罔效等真正危及性命的紧要关头,立刻服下此水,可暂时护住你们的心脉不绝,守住元神灵台一丝清明,强行吊住性命,为后续的救治、或是等待我的归来,赢得那至关重要的、也许是唯一的宝贵时间。”
接着,她取出了四张看似普通、与民间道士所用无异的黄色符纸,但若细看,便能发现纸面上绘制着的纹路异常繁复玄奥,笔走龙蛇,隐隐构成某种难以理解的图案,看久了竟让人有些头晕目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厄难飞升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厄难飞升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