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耳欲聋的影蝠尖啸似乎仍在耳蜗深处回荡,与眼下相对寂静的峡谷形成令人心悸的反差。只有永不停歇的风刮过嶙峋岩石的呜咽声,提醒着黄凌,危险从未真正远离。
“破浪号”斜斜地停靠在巨大的岩石平台上,像一条搁浅的金属巨鲸。船体左侧引擎外壳上几道深刻的爪痕触目惊心,丝丝缕缕的能量逸散痕迹如同不祥的黑色血管。老锤——小队里脾气最火爆但也最可靠的机械师——正带着两个人骂骂咧咧地更换烧毁的能量导管,每一次金属碰撞声都在空旷的平台上激起短暂的回音。
“妈的,这帮天杀的扁毛畜生!”老锤啐了一口,用油腻的袖子擦了下额角的汗,“再深半寸,咱们就得用腿走着去那鬼研究所了!”
黄凌靠在一块背风的岩石上,慢慢咀嚼着能量棒。味道一如既往的像锯末混合着铁锈,但它能提供身体亟需的热量。之前的战斗消耗巨大,不仅仅是体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高度紧绷。他能感觉到,体内那微弱而模糊的感知力,因过度使用而变得愈发沉寂和难以捕捉,像一根被过度拉伸后失去弹性的弦。
杨萤坐在他旁边不远处,膝盖上摊开着她的工具包和一块从“破浪号”主控板上拆下来的感应器。她眉头紧锁,指尖在一块微焦的电路板上飞快地滑动,用一种特制的导电凝胶修复着断点。她的专注令人安心,仿佛外界的一切混乱都能在她手中被梳理规整。
“导航系统受到干扰,可能是刚才的强辐射尘暴,也可能是峡谷本身的地脉能量场异常。”杨萤头也不抬地说,声音冷静得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实验数据,“我们需要一个准确的坐标校准点。否则,就算修好引擎,我们也可能一直在峡谷里打转,直到能源耗尽。”
队长罗澜——一个脸上带着一道旧疤、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女人——走了过来,目光扫过维修现场和疲惫的队员们。“平台不大,我让猴子和小刀去四周探查一下,看看有没有隐藏的危险,或者……任何能用来定位的东西。黄凌,你感觉怎么样?还能‘听’到些什么吗?”
黄凌闭上眼,努力将意识沉静下去,试图去触碰那混沌的能量之海。然而,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模糊的嘈杂,像是隔着厚厚的毛玻璃听雨声,无法分辨任何具体的信息。他摇了摇头,有些挫败:“太乱了。这里的辐射和残余地脉能量混在一起,干扰很强。我只能感觉到……很大的噪音。”
罗澜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什么,但眼神里的理解比任何安慰的话都更有力量。在这烬土世界,能力从来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他们依靠的还是最基础的生存本能和同伴的脊背。
大约半个标准时后,负责探查的猴子——一个身材瘦小但极其灵活的家伙——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与紧张交织的神情。
“头儿!有发现!”他喘着气,指向平台深处一个被巨大阴影覆盖的角落,“那边……岩壁下面,有个裂缝!不像天然的,里面有金属反光!而且……而且感觉不到外面这么大的风!”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一个非自然的结构,意味着可能是旧世界的遗迹,可能藏着物资、信息,或者……未知的危险。
小队迅速集结,武器上手,保持着警戒队形向猴子所指的方向移动。平台尽头,岩壁向内凹陷,形成一道巨大的褶皱,一道接近三米高、仅容一人通过的黑色裂缝赫然嵌入岩体之中。果然如猴子所说,站在裂缝口,那鬼哭狼嚎般的风声骤然减弱,仿佛被这道裂口吞噬了一般。
黄凌站在裂缝前,那股熟悉的、源自血脉深处的微弱悸动再次出现。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清晰一点,不再是完全的噪音,而是某种……规律的脉冲,极其微弱,仿佛一颗被埋藏了无数岁月的心脏,仍在固执地跳动。
“里面有东西,”黄凌低声说,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胸口,那枚父母留下的芯片所在的位置,“能量反应……很微弱,但很特别。和外面的混乱不一样。”
杨萤已经拿出环境检测仪对着裂缝内部扫描:“辐射指数低于外部环境,空气成分……稳定,含氧量正常。结构稳定,未检测到大型生物热量信号。初步判断可以进入。”
罗澜做出决定:“老锤带两个人留守,看守破浪号,保持通讯畅通。猴子,小刀,前面探路。黄凌,杨萤,跟在我后面。保持警惕。”
裂缝内部比想象的要深,而且向下倾斜。手电的光柱划破黑暗,照亮了粗糙的岩壁。走了不到二十米,前方探路的猴子发出了低呼。
“到头了!是扇门!”
光柱汇聚过去。一扇厚重的、锈迹斑斑的金属门嵌在岩壁尽头,门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个早已黯淡无光的门禁面板和一道手动旋转的阀门轮盘。门体本身保存得相当完好,似乎内部的密封结构仍在起作用,将末日后的恶劣环境隔绝在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日烬土回响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末日烬土回响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