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好。” 售货员把布口袋从下面的小口子递出来,语气平淡,没有多余的话。
李秀莲刚接过布口袋,沈浩突然开始哭闹起来。他用了全身的力气,脸憋得通红,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手还不停地往柜台里面指。他看见柜台最里面的架子上,摆着一叠叠浅蓝色的粮票 —— 那是全国粮票!比地方粮票值钱多了,在黑市上一斤能多卖两毛钱!
“哎?怎么哭了?” 李秀莲慌了,赶紧把布口袋放在地上,双手抱着沈浩,轻轻拍着他的背哄,“是不是饿了?咱这就回家吃糊糊,妈给你掺了小米的,可香了。” 她以为沈浩是看见粮食馋了,可沈浩却哭得更凶了,手还是指着全国粮票的方向,连脚都蹬了起来,小被子都被他踢开了一角。
售货员皱了皱眉,语气有点不耐烦:“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别在这儿闹,影响别人买粮。” 她的声音提高了些,吓得旁边一个正在买白面的老太太都看了过来。
李秀莲脸一下子红了,赶紧拿起地上的布口袋,抱着沈浩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小声哄:“不哭了不哭了,咱回家,妈知道你委屈,等以后日子好了,妈给你买白面馒头吃,让你顿顿都吃饱。” 她没注意到,柜台里的售货员看着她的背影,小声跟旁边整理粮票的同事嘀咕:“这沈家的孩子,怎么总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上次来买粮就闹,这次又闹。”
沈浩躺在母亲怀里,听着身后粮店的门 “吱呀” 一声关上,心里凉了半截。他都闹成这样了,母亲还是没明白他的意思!难道明天真的要错过全国粮票了?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下次再想找到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就得等 1987 年布票涨价了,可那还要等两年,他实在不忍心让父母再苦两年。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两个老太太的说话声。一个老太太穿着黑色的棉袄,戴着头巾,手里提着个布口袋,看样子也是刚买完粮。她对另一个老太太说:“你听说了吗?昨天我家闺女从市里回来,说全国粮票能换鸡蛋,一斤粮票换两个呢!比在粮店买划算多了。”
另一个老太太眼睛一下子亮了,赶紧问:“真的假的?那咱家里的全国粮票,不就能换点钱了?我家还有二十斤全国粮票呢,要是能换鸡蛋,正好给我孙子补补身子。”
“当然是真的,我闺女还能骗我?” 第一个老太太说,“她说市里有人专门收全国粮票,不光能换鸡蛋,还能换钱呢,一斤能换两毛钱,比地方粮票值钱多了。”
李秀莲的脚步突然停住了。她抱着沈浩,站在原地,耳朵竖得高高的,生怕错过老太太的每一句话。粮票能换鸡蛋?还能换钱?这是她从来没听过的事。她想起刚才沈浩在粮店里哭闹,还指着柜台里面,难道…… 孩子是想让她买全国粮票?可他才几个月大,怎么会懂这些?
沈浩也听见了老太太的话,心里一下子亮了 —— 天无绝人之路!母亲肯定听见了!他赶紧停止哭闹,用小拳头轻轻碰了碰母亲的胸口,像是在提醒她 “你听见了吧”。
李秀莲低头看着怀里的沈浩,眼神里满是疑惑。她伸手摸了摸沈浩的脸,擦去他脸上的眼泪:“小浩,你是不是真知道粮票能换鸡蛋啊?” 沈浩看着她,用力点了点头 —— 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回应了。
李秀莲愣了愣,突然笑了,笑得有点不敢相信:“你这小家伙,还真能听懂啊?” 她抱着沈浩,转身往家走,脚步比刚才慢了不少,脑子里一直在想老太太的话。要是粮票真能换鸡蛋,那家里的粮票就不是只能买粮食了,还能换点钱,说不定就能给沈浩买点奶粉,让他长得壮点。
风刮得更紧了,把老太太的说话声吹得越来越远。李秀莲把沈浩抱得更紧,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小人说:“别瞎想了,那都是市里的事,咱县城里哪有这种好事?说不定是老太太听错了。” 另一个小人说:“万一真能换呢?要是错过了,家里的日子还是这么苦,小浩也跟着遭罪。”
回到家,李秀莲把沈浩放在炕上,又把粮店门口听到的话跟他说了一遍,像是在跟自己确认:“小浩,你说那老太太的话是真的吗?粮票真能换鸡蛋?要是真能换,妈明天就去粮店买几斤全国粮票,给你换点鸡蛋吃,让你补补身子。”
沈浩看着母亲,眼睛亮晶晶的,又用力点了点头。他能感觉到母亲的心动了,只要母亲明天去粮店买全国粮票,就算成功了一半。
李秀莲看着他的动作,心里的疑惑又深了些。她坐在炕边,拿起针线,却没心思缝补衣服,脑子里全是粮票换鸡蛋的事。她想起昨天沈建国说,厂里有个同事的媳妇,在黑市上换过布票,换了不少钱,难道粮票也能这样换?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自行车的 “叮铃” 声 —— 是沈建国回来了?他不是说要加班吗?李秀莲赶紧起身走到门口,看见沈建国推着自行车走进来,脸上带着点疲惫,却又有点兴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黄金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