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店门口已经排起了小长队,大多是提着空布袋的老人,嘴里还在议论着 “听说要涨价”“多买点存着放心”。沈浩蹲在队伍旁边,看到有人提着粮袋出来,就伸手去拽人家的衣角,小脑袋仰得高高的,嘴里喊着 “多、多买”,惹得排队的人都笑了:“这孩子咋比大人还着急买粮?”
粮店老板王师傅正站在门口维持秩序,看到这一幕,笑着走过来:“建国,你家娃这是咋了?跟粮店较上劲了?” 沈建国尴尬地挠挠头,把王师傅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问:“王师傅,最近是不是真要涨价?我昨天看报纸说搞价格双轨制,心里没底。”
王师傅叹了口气,往店里指了指:“你看里面的粮囤,都快空了,昨天供销社开会,说下个月开始,粮食计划价要上调,市场价也得跟着涨,不少人都开始多买存着了。我劝你也早点准备,不然等涨了价,想买都得排队。”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粮票也得留意,以后计划价取消了,粮票说不定就没用了,现在囤点粮票,到时候能换不少粮食。”
沈浩听见 “涨价”“粮票” 两个字,立刻从地上站起来,拉着沈建国的手往粮店里拽,还指着粮柜里的玉米面喊 “要、要”。沈建国心里的念头更坚定了,跟王师傅订了五十斤玉米面、二十斤大米,又托他帮忙留意粮票的行情:“王师傅,要是有人想卖粮票,你跟我说一声,我高价收。”
可等晚上回家跟李秀莲说这事,她还是犹豫:“五十斤玉米面、二十斤大米还行,够咱吃一阵子,要是多囤,我还是不放心。明天我去问问张婶,她乡下亲戚多,看看那边粮价啥情况,要是真有涨价的苗头,咱再囤也不迟。”
沈浩知道母亲还没彻底松口,夜里又开始 “精准折腾”。他故意踢掉被子,初春的夜里还带着凉,没一会儿就发起了低烧,小脸通红,嘴里反复念着 “粮、囤粮”,声音断断续续的,听得李秀莲心疼不已。她坐在炕边,给沈浩敷湿毛巾,心里又急又乱:要是真像儿子暗示的那样,囤粮能赚钱,错过这机会就太可惜了;可要是判断错了,全家的家底就没了。直到她答应 “明天就去问张婶,再想想囤粮的事”,沈浩才乖乖盖好被子,渐渐睡熟了。
接下来的几天,沈浩的 “精准折腾” 没停过。吃饭时,只要李秀莲端上玉米糊糊,他就把碗推开,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非要吃白面馒头;路过 “为民粮店”,他就赖着不走,拉着排队的顾客推荐 “多买粮”,还把沈建国口袋里的粮票掏出来给人家看;甚至在铺子里,有人来买肥皂,他都要跑去指一指门外的粮店,嘴里喊着 “粮、涨”,惹得顾客笑着问 “沈家是不是要转行卖粮”,李秀莲每次都得笑着打岔:“哪能啊,这孩子就是闹着玩。”
沈建国看在眼里,心里既着急又无奈。他每天去铺子的路上,都会绕到粮店门口看看,排队的人越来越多,王师傅说粮票的价格也开始涨了,从之前的 0.1 元 / 斤涨到了 0.2 元 / 斤。他托乡下表哥帮忙收粮票,表哥说乡下粮票也紧俏,得挨家挨户问才能收到。他心里越来越慌,怕等母亲下定决心时,粮票和粮食都已经涨价了。
这天下午,李秀莲终于去问了张婶。张婶说,她乡下的侄子已经开始囤粮了,还托人在县城收粮票,说 “过阵子粮价肯定涨,现在囤粮就是囤钱”。李秀莲心里的防线渐渐松动,可还是没敢下定决心 —— 毕竟六千块是全家的家底,她实在怕赌输。
傍晚时分,林晓雅跟着母亲来买洗衣粉。林母刚走进铺子,就看到沈浩坐在地上闹脾气,手里还攥着张皱巴巴的粮票(沈建国白天给的),小脸涨得通红,嘴里喊着 “囤、要囤”。林晓雅蹲在他旁边,好奇地问:“小浩,你咋了?这是啥呀?” 沈浩把粮票递给她,又指了指门外的粮店,嘴里说 “涨、赚钱”。
林母看了,笑着对李秀莲说:“秀莲,你也别太犟了。现在政策变动快,报纸上都登了价格双轨制,粮价肯定要涨。囤点粮总没错,就算不涨价,自己吃也划算,总比等涨了价再买强。我家那口子昨天还说,要托人买点粮票存着,咱小老百姓,就得跟着政策走,才不会吃亏。”
李秀莲看着手里的粮票,又看了看还在闹脾气的沈浩,心里终于松了口。她蹲下身,摸了摸沈浩的头,声音里带着点无奈又带着点期待:“行了,咱明天就托你表哥收粮票,再去粮店订点粮食,行了吧?别再闹了,再闹就该着凉了。”
沈浩听到这话,立刻不闹了,伸手抱住李秀莲的脖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嘴里含糊地说 “甜、赚”。他趴在李秀莲怀里,小脑袋靠在她的肩膀上,心里格外踏实 —— 他知道,这一步走对了,家里的下一个机遇,终于要来了。
沈建国站在旁边,看着母子俩的互动,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他走到李秀莲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咱这次稳赚。我明天一早就去乡下找表哥,多收点粮票,再跟王师傅订两百斤食用油,肯定能赶上涨价。”
夜里,沈浩躺在床上,听着父母在隔壁商量囤粮的事 —— 沈建国说要拿五千块出来,收五千斤粮票,订两百斤食用油;李秀莲说要留一千块应急,万一铺子里需要进货,也有本钱。他抱着林晓雅送的兔子布偶,慢慢进入了梦乡。梦里,他看到铺子里的隔间堆满了粮票和油桶,顾客排着队来买粮,父母脸上满是笑容,林晓雅也在旁边帮着递粮票,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他知道,1988 年的价格双轨制,是家里的第一次大的机遇,只要抓住了,就能让日子再上一个台阶。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黄金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