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正好被来送菜的张婶看到,她回去后就跟街坊们说:“沈家小浩不光会设计货架,还会算账!建国算错账,他都能指出来,比大人还机灵!”“神童” 的名声传得更玄乎了,甚至有人说 “沈家娃能预知行情,囤粮就是他算准了会涨价”。
没过几天,杂货铺还没开业,门口就来了个穿中山装的男人,手里提着两斤水果,说是从邻县来的,想请小浩 “给指条发财路”。“听说您家孩子能预测市场,我想做点小生意,不知道该囤点啥货,能不能让孩子帮着参谋参谋?”
李秀莲连忙摆手:“可别这么说,孩子就是瞎琢磨,哪懂什么发财路。” 男人却不肯走,非要等沈浩出来。沈浩正躲在里屋,听到外面的声音,连忙爬到床上,用被子蒙住头装睡。李秀莲无奈,只能跟男人解释:“孩子早上起得早,现在睡着了,您还是请回吧,真帮不上忙。” 男人看沈浩确实没出来,才遗憾地走了,临走前还说 “等开业了再来请教”。
后来又陆续来了几拨人,有的想让小浩 “预测” 粮价,有的想请教开店选址,沈浩每次都躲进里屋装睡。这天晚上,李秀莲坐在炕边给沈浩缝棉袄,叹着气说:“早知道不跟街坊说那么多了,现在天天有人来求‘秘方’,都快影响整理货物了。”
沈建国坐在旁边擦算盘,笑着说:“这也是好事,说明大家信得过咱。等开业了,名气大了,生意肯定好。不过以后再有人来问,咱就说孩子小,不懂这些,别再让人误会了。” 沈浩趴在炕上,听着父母的话,小脑袋点了点 —— 他知道,“神童” 的名声能帮家里宣传,可太过了也会添麻烦,得 “适度” 才行。
月底的日子越来越近,杂货铺的开业准备也进入尾声。货架上摆满了电子表、洗衣粉、肥皂,连最里面的调料区都摆上了酱油、醋;门口的招牌被风吹得微微晃,小太阳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街坊们路过时,都会探头问:“啥时候开业啊?我们都等着来买东西呢!”
沈浩每天都来 “监工”,一会儿指着没摆齐的电子表喊 “齐、齐”,一会儿提醒母亲 “锁、门”,生怕货物被偷。有次李秀莲忙着整理洗衣粉,忘了给调料区贴标签,沈浩就用蜡笔在纸上画了个酱油瓶,贴在调料区的格子上,虽然画得歪扭,却一眼就能看懂。
这天傍晚,夕阳把门面染成金红色,沈建国和李秀莲站在货架中间,比划着开业当天的流程:“开业当天搞个优惠,电子表便宜五毛,洗衣粉买两袋送一块肥皂,吸引点顾客。” 李秀莲点头:“再煮点红糖水,给来的街坊端一碗,热闹热闹。”
沈浩趴在柜台后,手里攥着蜡笔,在硬纸板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旁边写着 “开” 字 —— 虽然笔画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期待。他知道,等月底开业,“建国杂货铺” 就会正式跟大家见面,而他这个 “神童” 的名声,也会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意,让家里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可没人知道,当天晚上,沈建国在整理货物时,发现有两箱洗衣粉的包装破了,里面的洗衣粉受潮结块了。他拿着受潮的洗衣粉,眉头皱了起来:“这可咋整?开业要是卖这个,会砸招牌的。” 李秀莲也着急了:“要不跟深圳的王老板说说,能不能换一批?可离开业就剩三天了,肯定来不及。”
沈浩躺在床上,听到父母的话,小眉头也皱了起来。他想起白天整理货架时,看到调料区有个通风的小角落,突然从床上爬起来,拉着父母的手往门面走,指着那个角落,又指了指受潮的洗衣粉,嘴里喊着 “晾、干”。他知道,把洗衣粉倒出来晾干,说不定还能救回来。
沈建国愣了愣,看着儿子认真的眼神,突然笑了:“对!咱把洗衣粉倒出来,铺在报纸上晾干,说不定还能用!” 他抱着沈浩,心里满是感慨 —— 不管遇到啥问题,只要有儿子在,总能想出办法。而这两箱受潮的洗衣粉,或许也能在 “神童” 的提醒下,变成开业前的小插曲,让 “建国杂货铺” 的开业更顺利。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黄金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