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的眼眶慢慢湿润了,温热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李秀莲的衬衫上,晕开一小片淡蓝的印子。他伸出小手,紧紧抱住母亲的脖子,把脸埋在她温暖的肩膀上 —— 这一世,他终于做到了,终于能让母亲不用再受那么多苦,终于能让她挺直腰杆,穿上新衣裳,站在自家的铺子里,接受所有人的祝福。
“哎?小浩咋哭了?是不是被夸害羞啦?” 李秀莲感觉到肩膀上的湿意,还以为儿子是被街坊们夸得不好意思,连忙用手轻轻拍着他的背,声音放得软软的,“没事啊,街坊们都是喜欢小浩才夸你的,以后咱还得靠大家多照顾生意呢,可不能哭呀。”
沈建国走过来,手里拿着个擦得锃亮的小算盘,笑着把沈浩从李秀莲怀里抱起来:“各位街坊,别光站着说话,快进店看看!今天开业有优惠,电子表比平时便宜五毛,洗衣粉买两袋送一块肥皂!” 他边说边往店里引,还特意指着货架,“你们看这货架,多层格子带小挡板,都是小浩画的图纸,想要啥一看就知道,比供销社的乱堆强多了!”
街坊们跟着走进店里,立刻被整齐的货架吸引了。“哎哟,这货架真整齐!找东西真方便,不用像在供销社那样翻来翻去!”“这电子表款式真多,我要给我儿子买一块,开学当礼物!”“给我来两袋洗衣粉,再拿块肥皂,正好家里快用完了!”
店里瞬间热闹起来,李秀莲忙着收钱,指尖划过一张张 “大团结”,心里的暖意比手里的姜糖水还热;沈建国忙着给顾客拿东西,从货架上取电子表时,还不忘跟人说 “这款式是深圳最新的,戴着显精神”;沈浩也没闲着 —— 他坐在柜台后的小凳子上,帮着母亲递零钱。有个老奶奶买了块肥皂,付了钱却忘了拿,转身就要走,沈浩连忙站起来,小手抓着肥皂追出去,嘴里喊着 “奶、肥皂”,奶声奶气的声音引得老奶奶笑着回头:“哎哟,这孩子真机灵!以后买东西肯定来你家!”
中午时分,供销社的王主任也来了,手里拿着个红色的信封,笑着走进来:“建国、秀莲,恭喜你们开业!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祝你们生意兴隆!” 他还特意跟沈浩握了握手,手掌轻轻捏了捏沈浩的小手,“小浩,之前听你的囤了洗衣粉,果然这个月就涨了点价,谢谢你啊!以后有啥好消息,可得再跟叔说说!”
沈浩笑着点头,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剥开糖纸递给王主任,嘴里喊着 “甜、赚”—— 他知道,王主任是真心为他们高兴,以后铺子进货、打交道,还得靠他多照顾。王主任接过糖,放进嘴里,笑着说:“甜!真甜!借小浩的吉言,咱今年都赚大钱!”
下午的太阳比上午更暖了,铺子里的生意也更红火了。货架上的电子表卖出去了大半,洗衣粉和肥皂也剩得不多,连酱油、醋这些调料都卖出去不少。李秀莲坐在柜台后,手里数着钱,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建国,你看今天卖了多少?我估摸着至少赚了两百块!”
沈建国接过钱,放在算盘上拨了拨,笑着说:“不止!电子表卖了五十块,洗衣粉和肥皂卖了一百五十块,调料卖了三十块,总共卖了两百三十块!比咱之前那个小摊位最好的时候,一天还多赚八十块!”
沈浩趴在旁边,听着父母的对话,小手里攥着颗橘子糖,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杂货铺的生意会越来越好,母亲再也不用为了钱发愁,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去菜市场风吹日晒,再也不用因为劳累而弯腰驼背。
傍晚时分,收摊回家时,沈浩坐在沈建国的自行车前梁上,手里攥着母亲给他买的糖葫芦,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在夕阳下泛着光。
“等过阵子,我去深圳给王老板打个电话,再订点电子表和蛤蟆镜,蛤蟆镜明年春天肯定好卖。” 沈建国的声音里满是期待,“再雇个人帮忙看店,你就不用这么累了,平时在家歇歇,或者去街坊家串串门。”
李秀莲笑着点头:“好!不过还是得听小浩的,他眼光准,之前囤粮、设计货架,哪次都没出错。” 她低头看了眼沈浩,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小浩,以后咱家的生意,还得靠你多提醒,知道吗?”
沈浩用力点头,把糖葫芦递到母亲嘴边,嘴里喊着 “甜、吃”。李秀莲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从舌尖漫到心里 —— 这是她这辈子吃过最甜的糖葫芦,因为这是靠自己和家人的努力,换来的幸福味道,是再也不用委屈自己的踏实味道。
回到家,李秀莲做了顿丰盛的晚饭:炖鸡肉、炒鸡蛋、白面馒头,还买了瓶橘子罐头,都是平时舍不得吃的。饭桌上,沈建国拿着今天赚的钱,跟李秀莲商量:“明天我去趟银行,把钱存一部分,剩下的订新货。争取年底前再赚一笔,明年春天就把门面再扩大点,再进点新货,让咱这铺子成为中街最火的!”
李秀莲点点头,给沈浩夹了块鸡肉,又给沈建国盛了碗鸡汤:“都是小浩的功劳,要是没他,咱肯定抓不住这些机会。以后啊,家里的大事,都得听听小浩的意见,这孩子比咱有眼光。”
沈浩嚼着鸡肉,小脑袋点得像拨浪鼓。他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看着桌上冒着热气的饭菜,心里暗暗发誓:这一世,他不仅要让母亲永远挺直腰杆,还要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再也不让前世的遗憾重演 。
夜里,沈浩躺在床上,抱着林晓雅送的兔子布偶,又开始做起了美梦,说来奇怪重生以来每次做梦都是美梦。梦里,他看到 “建国杂货铺” 扩大了,隔壁的门面也盘了下来,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顾客排着队来买东西;母亲穿着新衬衫,腰杆挺得笔直,正笑着给顾客递姜糖水;父亲在旁边忙着算账,算盘拨得 “噼里啪啦” 响;林晓雅和苏晴也在旁边帮忙,林晓雅帮着递肥皂,苏晴帮着贴标签,笑声传得很远很远,连窗外的月光都跟着暖了起来。
1988 年 12 月的这天,不仅是 “建国杂货铺” 开业的日子,更是家里命运彻底改变的日子。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黄金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