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傍晚,夕阳把 “晓雅书屋” 的木招牌染成暖红色,连玻璃门上贴着的 “会员专享” 海报都浸着金边。林晓雅攥着刚发的英语小测卷,躲在最里面的教辅架后,后背抵着堆得齐整的《初中英语同步练习》,指尖反复摩挲卷首的 “60” 分 —— 红色数字像块浸了水的小石头,压得她鼻子发酸,连呼吸都不敢太用力。卷面上的错题密密麻麻:“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漏加 s” 的红叉划得老长,“ambulance” 拼成 “ambulanc” 的地方被圈了个圈,阅读理解最后三道题的选项上,铅笔印擦了又改,最终还是错得刺眼。她抬头瞥了眼货架上的英语书,封面上的 “满分”“冲刺” 字样像在跟她作对,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晓雅?躲这儿干嘛呢?” 苏晴的声音从货架外传来,带着点轻快的笑意,却又透着细心。她刚从学校值日完过来,校服领口还别着皱巴巴的红袖章,手里捧着本《初中英语语法大全》,封面上贴着张泛黄的便利贴,上面用蓝笔写着 “重点标注一般现在时 & 不规则动词”,边角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看见晓雅缩在架子后,苏晴立刻放轻脚步蹲下来,指尖轻轻拂过她攥得发白的指节:“怎么还哭了?60 分不是终点呀,咱们一点点补,下次肯定能往上提。你看,我特意把你常错的语法点都标出来了,咱们今天就从最基础的开始。”
沈浩也跟着走进来,手里拎着个洗得发白的布袋子,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单词表 —— 是他前晚熬夜从晓雅的英语课本里挑的高频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重点:红笔标晓雅上次错的词,黄笔标中考常考词,每个词旁边都留了半行空白,显然是特意准备写 “记法” 的。他把袋子放在晓雅脚边,蹲下来时膝盖轻轻碰了碰她的膝盖,声音放得柔:“我早就跟你说过,英语单词不用死记硬背,跟绕口令似的。你看这个‘ambulance’,我想了个法子,保证你记一次就忘不了。”
晓雅吸了吸鼻子,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接过单词表。沈浩立刻凑过去,从兜里掏出支黑色水笔,在 “ambulance” 旁边一笔一划写了行中文:“俺不能死”,还特意把 “俺” 字写得大了点。“这是什么呀?” 晓雅皱着眉,指尖戳了戳 “俺不能死”,没明白这跟 “救护车” 有半毛钱关系。
“你念试试,‘俺不能死’是不是跟‘ambulance’发音有点像?” 沈浩故意把 “俺不能死” 念得慢悠悠的,尾音拖得长长的,还夸张地捂了捂胸口,模仿电视剧里病人虚弱的样子,“你想啊,要是有人摔了、病了,快不行了,是不是得喊‘俺不能死’?这时候救护车就来了呀!这么一联想,是不是就记住这个词是‘救护车’了?”
苏晴在旁边看得直笑,伸手拍了拍沈浩的胳膊:“你这方法也太接地气了,但好像真的比死记硬背管用。” 她拉过晓雅的手,把《初中英语语法大全》翻开到第 32 页,指着上面的例句说:“咱们先从语法补起,你这次错得最多的就是一般现在时。你看这个句子,‘He often reads books’,‘he’是第三人称单数,所以‘read’要加‘s’。就像咱们书店,每天早上八点开门,‘The bookstore opens at 8 every morning’,‘bookstore’是单数,‘open’也要加‘s’,这样是不是就好懂了?” 她说着,还指了指窗外 “晓雅书屋” 的招牌,让晓雅看着招牌念了一遍句子。
晓雅盯着例句看了会儿,又看了看窗外的招牌,突然眼睛亮了:“我好像明白了!就像我爸爸每天整理书,‘My dad arranges books every day’,‘dad’是单数,所以‘arrange’要加‘s’?” 她怕说错,声音小小的,还攥了攥苏晴的手。
“对!就是这样!” 苏晴高兴得拍了下手,赶紧从书包里掏出个崭新的练习本 —— 是晓雅上次说喜欢的带小雏菊图案的那种,“你多写几个跟书店有关的句子,比如‘The pen is on the desk’‘There are many books in the shelf’,写完我帮你改,写对一个咱们就奖励自己一块桂花糕,怎么样?”
那天晚上,“晓雅书屋” 关门前的角落里,多了盏老式台灯 —— 是林父从家里阁楼翻出来的,绿色的灯罩有点掉漆,灯杆上还缠着圈旧毛线,却能把书桌照得亮堂堂的,连练习本上的小雏菊都显得格外清楚。林母端来三碗冰镇绿豆汤,碗底还沉着几颗蜜枣,又把一碟桂花糕放在桌上,用保鲜膜盖着:“你们补到九点就够了,别熬太晚,晓雅明天还要上学呢。要是渴了,冰箱里还有凉白开,我给你们灌了壶放旁边了。” 说完她轻轻带上门,把外面的市井声都挡在了门外 —— 胡同里偶尔传来的猫叫、自行车铃铛的 “叮铃” 声,还有远处沈家小卖部关卷帘门的 “哗啦” 声,都成了这方小空间里温柔的背景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黄金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