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一天的傍晚,园丁小区的胡同里还飘着细碎的雪沫子,风却比前些天温柔了些,裹着家家户户飘出的饭菜香 —— 有炖肉的醇厚,有白菜粉条的清爽,还有糖炒栗子的甜暖。沈浩家的客厅里,暖炉烧得正旺,铁皮烟囱上搭着块湿毛巾,蒸出的水汽袅袅绕绕,把玻璃窗呵出一层薄雾。
沈母早早就备好了零食,摆了满满一茶几:有裹着糖霜的花生,是前几天刚炒的;有橘子和苹果,装在竹篮里,还带着点冰碴儿;还有几块巧克力,是沈建国去县城进货时特意买的,说是 “给孩子们跨世纪吃的”。晓雅刚进门就扑到茶几旁,伸手想拿巧克力,又想起什么,转头看向沈浩:“沈浩哥,你吃吗?我帮你拿一块?”
沈浩正帮苏晴摘围巾,闻言笑着点头:“好啊,拿块黑的吧。” 苏晴的围巾是红色的,边角绣着朵小梅花,刚才进门时沾了点雪,沈浩小心地抖了抖,指尖无意间碰到她的脖颈,苏晴像被烫到似的轻轻缩了缩,耳尖瞬间红了 —— 她总这样,只要和沈浩有一点不经意的触碰,心跳就会乱了节拍。
“苏晴姐,你的围巾真好看!” 晓雅拿着两块巧克力跑过来,一块递给沈浩,一块塞到苏晴手里,“我妈说,红色代表喜庆,跨世纪戴红围巾,新的一年会有好运气。” 她说着,自己也拽了拽脖子上的浅粉色围巾,那是沈浩去年冬天送她的,毛线有点起球了,她却每天都戴,说是 “戴着暖和,像沈浩哥在身边一样”。
苏晴接过巧克力,指尖碰到糖纸的冰凉,才压下心里的慌乱,笑着说:“晓雅的围巾也好看,粉色衬你。” 她的目光落在沈浩身上,看着他剥开黑巧克力的糖纸,嘴角沾了点糖霜,想伸手帮他擦掉,又怕太突兀,只好把话咽回去,转而拿起茶几上的橘子,“我帮你们剥橘子吧,这个橘子看着挺甜的。”
沈建国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台老式收音机,正放着县电台的跨世纪特别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带着点激动:“还有三个小时,我们就要告别 1999 年,迎来 2000 年!这是一个世纪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沈母端着刚煮好的奶茶走过来,倒了三杯,冒着热气:“快喝点奶茶暖暖,里面放了红枣和桂圆,补身子。”
晓雅捧着奶茶杯,小口啜着,眼睛却一直黏着沈浩:“沈浩哥,咱们一会儿去阳台看烟花吧?我听张大爷说,今晚县城广场会放半小时烟花,咱们家阳台朝东,肯定能看见。” 沈浩点头:“好啊,等会儿咱们把暖炉旁边的小桌子搬去阳台,再拿几床小毯子,省得冻着。”
苏晴在旁边听着,心里悄悄盘算着 —— 她特意穿了件新的米白色毛衣,是上周用攒的零花钱买的,妈妈说这件显得文静,她想让沈浩看到她好看的样子。刚才进门时,沈浩帮她摘围巾的动作很轻,手指的温度透过围巾传过来,她到现在还能感觉到那种暖意,像揣了个小太阳。
八点多的时候,沈浩和晓雅一起搬小桌子去阳台。阳台不算大,摆了张折叠桌和两把椅子,沈浩把小毯子铺在椅子上,又拿了个靠垫递给晓雅:“你坐这儿,靠着暖点。” 晓雅乖乖坐下,把靠垫抱在怀里,突然想起什么,拉了拉沈浩的衣角:“沈浩哥,你陪我坐好不好?我有点怕烟花的响声。” 沈浩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好,我陪你。”
苏晴站在阳台门口,看着两人的身影被客厅的灯光拉得很长,心里泛起一点细碎的酸 —— 她也想让沈浩陪在身边,想让他也揉自己的头发,可她是姐姐,是已经上了高中的人,不能像晓雅那样直白地依赖。她深吸一口气,端着三杯奶茶走过去,把最烫的那杯递给沈浩:“趁热喝,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喝了。”
“谢谢苏晴姐!” 晓雅先接了一杯,又往沈浩身边凑了凑,小声说,“沈浩哥,去年冬天你教我堆雪人,还记得吗?我堆的雪人总塌,你就帮我滚雪球,还把你的围巾给雪人围上了。” 沈浩点头:“记得啊,后来雪人化了,你还哭了半天,说雪人不见了。” 晓雅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时候我小嘛,现在我知道,雪人虽然会化,但咱们一起堆雪人的事,我会一直记得。”
苏晴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听着两人聊过去的事,也跟着想起 1999 年的点点滴滴:5 月在网吧注册邮箱时,沈浩帮她们输密码,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又快又准;7 月帮晓雅补英语时,沈浩编的 “ambulance = 俺不能死”,让晓雅一下子就记住了单词;11 月买电脑时,沈浩跟老板砍价的样子,认真又可爱。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她脑子里过,每一个都和沈浩有关,每一个都让她心跳慢半拍。
收音机里的倒计时声越来越近,主持人的声音也越来越激动:“还有十分钟!让我们一起倒数,迎接 2000 年的到来!” 晓雅赶紧抓住沈浩的胳膊,眼睛盯着县城的方向:“沈浩哥,烟花快开始了,我有点紧张。” 沈浩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别怕,有我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黄金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