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雅书屋的玻璃窗上,贴着张泛黄的日历,红色马克笔在 “距高考还有 152天” 的数字上画了圈,圈边还描了小小的星星 —— 是晓雅昨天晚上特意画的,说 “这样每天看一眼,就像多了点动力”。窗台上摆着台老旧的收音机,正断断续续播着《高考心理疏导》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带着拨号上网特有的电流声:“高考临近,大家别慌,稳住节奏就是胜利……” 屋里的灯比平时亮了两盏,桌上堆着半人高的复习资料,最上面那本《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的封面印着 “最新版”,还贴着 “高考重点指导” 的红色标签,沈浩正用红笔在错题旁标注 “近年生物遗传高频考点”,笔尖划过纸页的 “沙沙” 声,和收音机里的声音叠在一起,成了这个冬夜最稳的节奏。
“沈浩哥,这道数学压轴题,我还是没搞懂辅助线怎么画。” 晓雅趴在旁边的木桌上,手里的铅笔头都快咬秃了,面前的草稿纸印着 “高考专用” 的浅水印,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三角形,“老师说这种题能拉开分,要是高考考到,我肯定要丢分了……” 她的声音带着点委屈,辫子上的小熊发卡蹭过习题册,眼神里满是焦虑 —— 离高考越近,她越怕自己拖沈浩的后腿,怕他们 “一起去北京” 的约定落空。桌上的诺基亚 3100 亮了下,是沈母发来的短信:“煤炉上温着牛奶,记得喝”,蓝色的手机壳被磨得发亮,屏幕上还贴着苏晴送她的京华大学校徽贴纸。
沈浩放下笔,把晓雅的草稿纸拉到面前,指尖在三角形的顶点处点了点:“你看,这道题的关键是找隐藏的等腰三角形,从这里做垂线,就能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后面用勾股定理就能算出来。” 他拿起铅笔,轻轻画出辅助线,动作慢得像怕错过一个细节 —— 他记得以前高考也有过考前节奏打乱的情况,虽然当下已恢复平稳,但他比谁都清楚考前焦虑有多磨人。前世他就是因为太急,最后阶段反而状态下滑,现在看着晓雅的样子,他刻意放缓了节奏,笔记本里还抄了 “每日鼓励语”,今天的那句是 “每道错题都是在为高考攒运气”,早上刚读给晓雅听。
“我再给你讲一遍步骤,你跟着写,别急,咱们慢慢来。” 沈浩的声音很稳,像收音机里的心理疏导主持人,却比那声音更让晓雅安心。晓雅跟着他的步骤写,笔尖终于不再颤抖,等算出最后答案时,她突然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星星:“算出来了!沈浩哥,我算出来了!” 她激动地拉着沈浩的袖口,力道大得差点把他的笔带掉,“原来没那么难,是我之前太慌了!”
沈浩看着她雀跃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你看,只要静下心来,你肯定能学会。咱们还有五个月,足够把这些难题都攻克了。” 他起身去煤炉边拿保温杯,铝锅还冒着热气,里面的牛奶温得刚好:“先喝点牛奶,休息十分钟,等会儿咱们用 QQ 跟苏晴姐视频,她肯定也想知道咱们的复习进度。”
提到苏晴,晓雅的眼睛更亮了,却又有点犹豫:“苏晴姐已经开学了,会不会在忙实验?QQ 视频卡不卡啊?上次跟我表姐视频,画面一顿一顿的……” 拨号上网还不流畅,视频通话偶尔会断,她怕好不容易接通,却因为卡顿扫了兴。
“不会的,” 沈浩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 Windows XP 的蓝天白云界面,他双击 QQ 图标,“苏晴姐昨天在 QQ 空间写了日志,说‘每天傍晚都有空,等两个小战友的消息’,还附了张实验室的照片。” 日志里的照片有点模糊,苏晴穿着白色实验服,身后的实验台摆着刚整理好的试管,墙上还贴着 “实验室安全规范” 的通知,配文是 “等你们来北京一起看未名湖的柳芽”。
晓雅终于按下了 “视频通话” 按钮,电脑音箱里传来 “嘀嘀嘀” 的提示音,响了三下,苏晴的脸出现在屏幕里 —— 画面果然有点卡顿,苏晴的头发偶尔会变成 “马赛克”,但没人在意这些。她身后的 “京华大学医学院实验室” 门牌清晰可见,手里还拿着个装着种子的小袋子:“晓雅!沈浩!我刚给你们留的小番茄种子收拾好,就看到你们的视频请求!” 她的声音要延迟半秒才传过来,却带着满满的笑意,像能透过屏幕递来温暖。
“苏晴姐!” 晓雅赶紧凑到屏幕前,把草稿纸举得高高的,“我们刚才做对了数学压轴题,沈浩哥教我的!你看,这是我算出来的答案!”QQ 视频里的草稿纸有点模糊,苏晴却眯着眼睛认真看,还点头说 “对!步骤没漏!”,晓雅的脸一下子红了,像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晓雅进步这么快,沈浩你教得也好。” 苏晴的声音顿了顿,画面突然清晰了些,她拿着手机走到窗边,“你们看,京华大学的柳树已经发芽了,未名湖的冰化得差不多了,昨天还有人在湖边放风筝呢。” 镜头里的未名湖泛着光,远处的博雅塔被夕阳染成金色,湖边有散步的学生,身影轻快得像要融进春天里。“等你们来了,我带你们去湖边划船,食堂的糖醋排骨也特别好吃,比咱们县城的还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黄金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