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煤炉烟火渐渐淡了,只剩下路灯在青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沈浩送晓雅回家,两人的脚步声 “嗒嗒” 落在冻得发硬的地面上,偶尔踢到几片干枯的香樟叶,发出轻脆的 “沙沙” 响。晓雅手里攥着沈浩给她整理的数学错题本,封面贴着片压平的银杏叶 —— 是秋天时沈浩帮她捡的,现在边缘已经泛了黄,却被她用透明胶带仔细护着。
“明天早上我想早点来,把昨天没弄明白的英语完形填空再练两篇。” 晓雅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些,带着点冬夜的凉意,却又裹着暖暖的期待,“苏晴姐录的心理疏导节目,我还没听完,咱们可以一起听,她说里面有个方法能记单词更快。” 她侧过头看沈浩,路灯的光落在她脸上,睫毛投下浅浅的阴影,辫子上的小熊发卡随着脚步轻轻晃,像在附和她的话。
沈浩放慢脚步,与她并肩走着,手里还拎着给她带的温牛奶 —— 刚才吃夜宵时晓雅没喝完,他怕她夜里复习饿,特意装在保温杯里。“好啊,我明天提前半小时去张大爷的早点摊,给你买刚炸的油条,再带杯热豆浆,咱们边吃边听节目。” 他的声音很稳,像冬夜里的暖炉,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作为带着前世记忆的人,他总习惯把细节想在前面 —— 前世他就是因为忽略了太多小事,错过了很多温暖,现在对着晓雅,他想把所有能给的安稳都捧到她面前。
走到晓雅家楼下时,院门口的红灯笼还亮着,是林父昨天刚挂的,说是 “给孩子们添点喜气,保佑高考顺利”。晓雅停下脚步,转身把错题本抱在怀里,像抱着件宝贝,眼神里有点犹豫,又有点期待:“沈浩哥,明天…… 你还会给我讲生物题吗?我总觉得遗传定律那部分,还是没完全吃透。”
沈浩看着她紧张的样子,心里突然软得像化了的糖。他伸手轻轻拂去她头发上沾的碎雪 —— 刚才走在路上,飘了点零星的小雪,落在她发间,像撒了层细盐。“当然会,” 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不仅明天讲,以后每天都讲,直到你完全懂了为止。”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眼底,清晰地映着自己的影子,“晓雅,我想告诉你 —— 不管高考怎么样,不管以后到了北京会遇到什么,我都会永远守护你。咱们一起去北京找晴姐,一起住带阳台的房子,一起种小番茄,以后永远不分开。”
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晓雅的心湖里,漾开一圈圈暖波。她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尖,眼泪却突然掉了下来,砸在错题本的银杏叶上,晕开小小的湿痕。她伸手抱住沈浩的胳膊,声音带着点哽咽,却又笑得无比灿烂:“沈浩哥,我也是!我想永远跟你在一起,一起去北京,一起实现咱们的约定,永远不分开!”
沈浩轻轻拍着她的背,能感觉到她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肩膀。他想起第一次在小学教室见到她时,她怯生生地抱着书包,眼睛红红的像只小兔子;想起初中时她总跟在他身后,说 “沈浩哥等等我”;想起跨世纪那晚,她拉着他的手看烟花,说 “以后每年都一起看”。这些细碎的画面,像串起的珍珠,在他心里闪着光 —— 前世他从未想过,自己能拥有这样纯粹的感情,能有一个人,让他愿意用一辈子去守护。
“快上去吧,夜里冷,别冻着了。” 沈浩帮她擦了擦眼泪,把保温杯递到她手里,“牛奶记得喝,复习别太晚,明天还要早起呢。”
晓雅点点头,一步三回头地走进院门,直到身影消失在楼道口,才轻轻关上大门。沈浩站在楼下,看着那扇亮着灯的窗户,直到灯光里映出晓雅挥手的影子,才转身往家走。
胡同里更静了,只有路灯的光晕在雪地上泛着冷光。沈浩走着,心里突然想起了父母和外婆。外婆住在乡下,去年冬天生了场病,是父母轮流回去照顾,却从来没跟他提过辛苦;父亲守着那家五金店,每天起早贪黑,却总说 “你只管好好读书,钱的事不用你操心”;母亲每天给他们做早饭,夜里还会起来给煤炉添煤,怕他们早上冷。这些画面像电影片段,在他脑子里慢慢过,让他心里泛起一阵热。
他想起前世的自己,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没能好好孝敬父母,外婆去世时他甚至没能赶回去,这些遗憾像根刺,扎在他心里很多年。现在重活一世,他不仅要逆袭自己的人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更要守护好所有他珍视的人 —— 父母、外婆、晓雅、苏晴,还有那些一直帮衬他们的街坊。他突然明白,比起所谓的 “成功”,这些情谊才是最珍贵的,是无论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走到自家楼下时,他看见客厅的灯还亮着,窗户里映出母亲的身影 —— 她正坐在桌前,给晓雅织毛衣,线团放在旁边的椅子上,已经织了大半。沈浩心里一暖,轻轻推开门走进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黄金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