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点 15 分的绿皮火车缓缓驶出市火车站,车轮碾过铁轨的 “哐当” 声,像敲在沈浩和晓雅心上的鼓点,一下下撞着期待。沈浩靠窗坐着,米白色行李箱塞在座位底下,晓雅挨着他,粉色书包放在膝头,里面装着苏晴画的地图和林母给的桂花糕。车厢里飘着淡淡的泡面香和橘子味,邻座的阿姨正给孩子剥橘子,对面的男生戴着耳机翻着英语书,一切都带着 2003 年夏天末尾的温热气息。
晓雅把脸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倒退的电线杆,手指无意识地攥着沈浩的袖口:“沈浩哥,这火车要开四个小时呢,咱们什么时候给晴姐发定位啊?” 她的声音软乎乎的,带着点刚上车的雀跃,眼神里满是对北京的向往。
沈浩掏出手机,信号格在 “2G” 和 “无服务” 之间跳了跳,他笑着把手机递到晓雅面前:“等过了前面的隧道,信号稳定了就发。晴姐肯定在那边一直看手机,咱们别让她等急了。” 他指尖划过屏幕上苏晴的头像 —— 是去年在老家胡同里拍的,苏晴站在老槐树下,手里举着串糖葫芦,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作为带着前世记忆的人,沈浩对绿皮火车太熟悉了。前世 18 岁那年,他就是坐着这样的火车去南方打工,车厢里挤得转不开身,怀里揣着母亲塞的几十块钱,连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一路啃着干馒头,看着窗外陌生的风景,心里满是茫然。而现在,身边有晓雅靠着,手里握着能联系上苏晴的手机,口袋里装着家里的生活费,连空气都带着踏实的暖意。
“对了沈浩哥,咱们还没给我爸报平安呢。” 晓雅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自己的手机 —— 是去年沈浩用创业赚的钱给她买的二手诺基亚,虽然旧,但能打电话发短信。她按亮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按了半天,抬头看向沈浩,“你帮我看看这么写行不行:‘爸,我们已经坐上火车了,一切都好,你和妈别担心,到了北京会给你们打电话。’”
沈浩凑过去,看着屏幕上的文字,笑着帮她加了一句:“我们会互相照顾,也会常跟家里联系。” 他知道林父肯定在书店里等着消息,晓雅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短信发出去没两分钟,林父的回复就来了。晓雅飞快地点开,小声念了出来:“‘爸爸为你们骄傲,你们要互相帮助,好好生活。书店一切都好,不用惦记,到了北京记得给家里报平安。’” 念到 “为你们骄傲” 时,她的声音有点发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赶紧抬头看向窗外,怕沈浩看见。
沈浩递了张纸巾给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林叔肯定很开心,咱们以后常给家里打电话,让他和林婶放心。” 他想起前世自己在工地,半年都没给家里打一次电话,直到母亲打来,说父亲病重,他才慌了神,可等赶回去时,已经晚了。这辈子,他绝不会再让这样的遗憾发生。
过了隧道,手机信号终于稳定了。沈浩打开地图,定位到 “青县站附近”,截图发给苏晴,还附带了一句:“姐,我们过隧道了,信号挺好的,火车没晚点,大概下午 1 点 15 分能到北京站。”
苏晴的回复来得比想象中快,几乎是秒回:“好!我看到定位了,这边天气有点阴,我给你们带了薄外套。对了,我刚才去京华嘉园的超市买了点新鲜的青菜,晚上咱们可以煮面条吃,你爱吃的番茄鸡蛋卤,我已经准备好了。”
看到 “番茄鸡蛋卤”,沈浩心里一暖。他爱吃番茄鸡蛋卤,还是去年在家时随口提的一句,没想到苏晴记到了现在。前世他直到苏晴出国,才从她留下的笔记本里看到,她把他的喜好一条一条记了下来:“沈浩爱吃番茄鸡蛋卤,不吃香菜,喝豆浆要加糖;晓雅爱吃桂花糕,喜欢粉色,怕黑。” 那时候他才懂,苏晴的心意,早就在这些细节里藏了好几年。
“晴姐说给咱们带了薄外套,还准备了番茄鸡蛋卤!” 晓雅凑过来看手机,眼睛一下子亮了,“她太细心了,连北京的天气都知道。沈浩哥,晚上咱们就能吃到晴姐做的面条了,我还从没吃过她做的饭呢。”
“嗯,晴姐的手艺肯定好。” 沈浩笑着说,把手机揣回口袋。他能想象到苏晴在超市里挑青菜的样子,能想到她在厨房里熬番茄鸡蛋卤的场景,心里满是复杂的情绪 —— 他既珍惜苏晴的照顾,又怕自己的迟钝辜负了她的心意,只能尽量像对待亲姐姐一样,守护好这份情谊。
车厢里的广播响了,“前方到站是静海站,停车十分钟,有下车的乘客请提前准备好行李。” 卖零食的小贩推着车走了过来,嘴里喊着:“花生瓜子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啦!” 车轱辘在过道里 “咕噜” 响,吸引了不少乘客的注意。
晓雅拉了拉沈浩的袖子,小声说:“沈浩哥,我想吃火车上的花生,以前听同学说,火车上的花生特别香。” 她的眼神带着点期待,像个等着大人买糖的孩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黄金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