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向两位男主角:“刘老师,金老师,二位的戏份侧重都在眼神和肢体动作的表达上。你们在戏中对张老师这支舞蹈的反应镜头至关重要。你们的目光要能体现出从欣赏,到疑惑,到警觉,再到震惊的整个过程,你们的表情变化,是女主角舞蹈效果的最直接反馈……”
齐磊一一对着剧组各个主创成员小组,把这场戏相关部分描述得极其细致,甚至某些镜头的构图、光线的角度、剪辑的节奏都仿佛已成竹在胸。
给人的感觉根本不是临时构思,更像是他早已在脑海里看过了这场戏的成片,如今只是按部就班地复述出来!
这种强大的、近乎“预知”般的创作能力,把在场所有人都镇住了。
从主演到摄影、美术,再到见多识广的国师本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心中唯有惊叹:这年轻人,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这就离谱!
当天,齐磊在剧组一直呆到晚上十一点,与团队反复沟通细节,看着他们尝试排练,不时提出调整意见,直到所有人都基本理解了他的构想才返回酒店。
……
第二天,他再次来到片场,全程跟进实际拍摄。
果然,理解概念是一回事,真正完美呈现又是另一回事。
这场戏的难度超乎想象,对演员的体力、演技、舞蹈功底,以及各部门的配合都是极致考验。
“Cut!不行!情绪没到位!”
“Cut!鼓点没踩准!”
“Cut!镜头跟慢了!”
“Cut!眼神!张怡,我要你眼神里的杀气!不是瞪眼!”
国师的要求依旧严苛到变态。
NG的次数不断累加,20次,35次,50次……片场的气氛再次紧绷起来,但这一次,没有人抱怨和气馁,因为大家方向明确,都知道最终想要的是什么,每一次NG都是在向完美靠近。
齐磊始终安静地站在国师身后,偶尔会在休息间隙上前与演员或摄影指导低声交流几句,提出微调建议。
当执行导演报出“第一场第81次开机!”时,整个片场鸦雀无声。
监视器里,张怡最后一个回眸的眼神,绝望中带着一丝嘲弄,狠厉中蕴含无尽故事,长袖挥出的力道与美感达到极致完美……所有元素终于严丝合缝地汇聚在一起!
国师紧紧盯着屏幕,足足沉默了十秒钟,然后猛地一拳砸在扶手上(当然是收着力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
“过!完美!就是它了!”
“哇!!!”
瞬间,整个片场爆发出如雷的欢呼和掌声!所有工作人员、演员都激动地拥抱、击掌,不少人甚至红了眼眶。折磨了大家这么多天的噩梦,终于被征服了!
国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当场宣布:“今天下午全体休息!晚上酒店宴会厅,我请客!不醉不归!”
当晚的庆功宴上,气氛热烈非凡。
国师亲自端着酒杯来到齐磊面前,和他说话的语气也都变得真诚和亲近了几分道:“小齐,这次多亏了你!不光是解决了难题,更是给这场戏注入了灵魂!你对画面的理解,对戏剧张力的把握,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有没有兴趣以后跟我干?我的团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这话一出,同桌的杜华等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能被国师亲自邀请,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然而,齐磊只是端起酒杯,谦逊地回敬,语气温和却坚定:“张导您过奖了。能参与您的作品是我的荣幸。不过,眼下我志不在此。我还是更喜欢在校园里教书,偶尔出来做点自己喜欢的舞台设计。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是很期待和国师您合作的。”
他婉拒得客气,但态度明确。
不是跟国师不好,而是他的舞台和野心,并不在于依附某位大导演成为其团队的一员。
齐磊从一开始回国发展就给自己定了调子的。
要么,就以资本的身份入局,掌控话语权;要么,就像现在这样,以绝对的实力和创意作为“超级外援”,自由驰骋,征服一个又一个项目。
屈居人下?那从来不在他齐磊的人生选项里。
国师是何等人物,自然听出了他话里的深意,虽然惋惜,但也欣赏这份傲气和清醒,不再强求,只是笑着与他碰杯:“好!年轻人有志气!以后有合适的项目,我再找你合作!”
宴席继续,欢声笑语不断。
而齐磊最后准备离开时,国师的助理给他塞了个鼓鼓囊囊的红包,作为这次他的辛苦费。
对此齐磊淡然一笑欣然接受到。
虽然这次他过来看似才忙活1天1夜的样子,也没有说赚到多少票子。
但事实上,这趟救场之行的隐性资源收获上,他可赚得太多了!
而经过了这次事件后,再加上之前齐磊完成的几次同类事件的项目。
于是‘救场好手’娱乐圈救火英雄艺术创作天花板“等等美誉称谓,渐渐地在圈中那些大小明星及团队中流传开来。
喜欢以舞成名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以舞成名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