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周教授开始讲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黑板上列出了一串复杂的公式:“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采用‘除2取余,逆序排列’法;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采用‘按权展开求和’法……”
底下的同学纷纷皱眉,张强更是偷偷拉了拉林舟的衣角,小声说:“这啥啊,听得我头都大了,公式根本记不住。”
林舟则按照手册里的“凑数法”,快速计算着老师给出的例题。
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二进制1011转换为十进制是多少”时,林舟瞬间算出结果8+0+2+1=11,比用公式计算快了不止一倍。
“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周教授的目光扫过教室,最后落在了第二排的李哲身上,“这位同学,你来说说。”
李哲站起来,流利地报出计算过程:“1×23 + 0×22 + 1×21 + 1×2? = 8+0+2+1=11。”
“回答正确,但过程太繁琐。”周教授点点头,又问,“有没有更简单的解释方法?让没听懂公式的同学也能明白。”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低着头,没人敢举手。张强缩了缩脖子,小声对林舟说:“你不是会吗?快举手啊,挣点平时分。”
林舟犹豫了一下,想起手册里的通俗解释,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这位同学,你来说说。”周教授的目光转向林舟。
林舟站起来,按照手册里的思路,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老师,我觉得可以用‘凑数法’来理解。二进制的每一位都对应一个十进制数,从右往左,第一位是1,第二位是2,第三位是4,第四位是8,依次翻倍。只要看二进制数哪一位是1,就把对应的十进制数加起来。比如1011,第四位是1,对应8;第二位是1,对应2;第一位是1,对应1,加起来就是11。”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像咱们凑钱买东西,8块、2块、1块加起来,正好能凑够11块,不用记复杂的公式,简单易懂。”
教室里瞬间响起了小声的议论,不少同学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周教授推了推老花镜,眼里闪过一丝赞许:“解释得很形象!这种方法虽然不严谨,但很适合入门理解,比死记公式强。不错,坐下吧,平时分加1分。”
林舟松了口气,坐下时,能感觉到周围同学投来的惊讶目光。
李哲转过头,对着他竖了竖大拇指,张强更是用口型说“牛啊”。
接下来的课程,林舟听得格外轻松。手册里的“例题通俗讲解”帮他快速理解了字节、指令系统等概念,甚至能提前预判老师要讲的重点,做好笔记。
周教授讲“指令系统”时,林舟按照手册里的“厨师做菜类比”,指令就像菜谱,CPU就像厨师,菜谱告诉厨师第一步切菜、第二步炒菜,厨师按照步骤执行,就能做出菜来;指令系统就是一系列菜谱,让CPU能完成不同的任务,很快就明白了核心逻辑。
十一点半,下课铃响。周教授布置好作业,完成10道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的题目,下节课抽查,然后拿着教案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围在一起讨论课程内容。
李哲快步走到林舟身边,拍着他的肩膀:“可以啊林舟,没想到你专业课这么厉害!那个‘凑数法’太实用了,我刚才教给旁边的同学,他们一下子就懂了。”
“我也是瞎琢磨的,之前看了点通俗讲解的资料。”林舟笑着挠头,没敢说系统的事,全靠系统手册救场,不然他肯定和张强一样,听得云里雾里。
“不管怎么说,你今天可是给咱们宿舍长脸了!”王浩凑过来说,“周教授那么严格,居然夸你了,还加了平时分,厉害!”
张强更是一脸崇拜:“林舟,以后专业课我就跟你混了,你可得多带带我,不然我肯定挂科。”
四人边聊边走出教学楼,阳光正好,洒在林荫道上,树叶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晃动。
李哲和林舟讨论着刚才的课程重点,王浩和张强则在计划中午吃什么。
“其实今天能答上来,全靠运气。”林舟对李哲说,“这些概念还是很复杂,以后得提前预习,不然上课肯定跟不上。”
“说得对。”李哲点点头,“我打算今晚把下一章的内容预习了,有不懂的地方,咱们互相讨论。”
“好啊,正好我也有很多地方没看懂,到时候请教你。”林舟笑着说。
回到宿舍,林舟坐在书桌前,翻开《计算机导论》课本,看着上面的笔记,心里满是感慨。
第一堂专业课虽然有惊无险,但也让他明白,系统的帮助只是辅助,真正想学好专业知识,还得靠自己努力。
二进制、字节这些基础概念,看似简单,却是后续编程、算法学习的根基,一旦基础打不好,后面的学习肯定会举步维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在2008签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在2008签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