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号上午十点,沪城交大校园网的“成绩查询系统”刚一开放,302宿舍的四人就围在电脑前,眼睛死死盯着屏幕,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期中考试的成绩像一块悬了半个月的石头,终于要落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期待。
“怎么进不去啊?”王浩刷新了三次页面,屏幕上还是“系统繁忙”的提示,他急得抓了抓头发,“肯定是查成绩的人太多了,服务器都崩了。”
张强凑在电脑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别催别催,越催越慢。我就想知道《音乐鉴赏》过了没,考前背了三天三夜,要是挂了,我真要哭了。”
李哲推了推眼镜,倒是显得很淡定:“别急,系统稳定了再查也不迟。我昨天问过班长,成绩已经录入完毕,只是查询通道刚开放,流量太大。”
林舟站在最中间,手心微微出汗。虽然考前和室友们一起熬夜复习,用系统给的“高效记忆法”梳理了知识点,对《计算机导论》很有把握,但其他几门通识课(比如《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都是临阵磨枪,心里没底。
“进去了!”王浩突然大喊一声,屏幕上终于跳出了登录界面。四人按顺序登录,林舟输入学号和密码时,手指都有点颤抖。
成绩页面加载出来的瞬间,林舟的眼睛快速扫过,《计算机导论》85分,《大学英语》80分,《大学语文》78分,《思想道德修养》76分,其他选修课也都在75分以上。
没有挂科,甚至比他预期的还要好,尤其是《计算机导论》,比班里的平均分高了10分,林舟心里的石头瞬间落地,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怎么样林舟?”张强凑过来,看到他的成绩,拍着肩膀说,“可以啊!计算机85分,比我想象的高多了,你这复习方法真没白用。”
王浩的成绩也出来了,《篮球裁判入门》88分,《体育理论》90分,其他文化课都是70多分,他得意地晃着手机:“我说什么来着?《篮球裁判》肯定能考好,实操部分我全答对了,老师还夸我判罚标准呢!”
李哲的成绩一如既往地稳定,各科全在90分以上,《高等数学》更是考了98分,稳居班级第一。他看着成绩,平静地说:“比预期低了2分,《线性代数》有个大题步骤错了,下次注意。”
最后轮到张强查成绩,他深吸一口气,闭着眼睛点了查询,再睁开时,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当看到《音乐鉴赏》61分时,他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跳了起来:“过了!居然过了!61分,险过!真是祖宗保佑!”
宿舍里瞬间爆发出笑声,王浩打趣道:“你这是踩着及格线过的,下次再这么临时抱佛脚,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知道知道!”张强笑得合不拢嘴,“下次肯定提前复习,再也不考前熬夜背音乐家生平了,太折磨人了。”
林舟看着自己的成绩页面,心里满是成就感。他对着电脑屏幕,在心里悄悄签到:“系统,签到!期中成绩还不错,谢谢之前的复习技巧,求个期末复习规划,争取下次考得更好!”
【叮!检测到宿主在“成果检验地(302宿舍成绩查询区)”签到,恭喜获得奖励:“期末复习高效规划表”(已存入系统空间,含科目优先级划分、时间分配方案、复习方法适配,附“劳逸结合建议”)。】
林舟快速浏览规划表,内容细致又实用:
科目优先级划分:高难度专业课(如《计算机导论进阶》《高等数学》)优先级最高,每天分配2小时;通识课(如《大学语文》)优先级中等,每天1小时;选修课(如《影视鉴赏》)优先级最低,考前两周集中复习即可。
时间分配方案:利用“碎片时间”(如早自习、课间)背通识课知识点;晚上7-9点攻克专业课难点;周末预留3小时做模拟题,查漏补缺。
复习方法适配:专业课用“思维导图+错题集”,梳理逻辑框架,重点攻克易错点;通识课用“口诀记忆+真题训练”,抓高频考点;选修课用“老师划重点+笔记整理”,高效提分。
劳逸结合建议:每周预留半天时间放松(如爬山、看电影),避免过度疲劳;每天保证1小时运动,提升学习效率。
“晚上去食堂吃饺子庆祝吧!”张强提议,“我请客!庆祝咱们全员没挂科,尤其是我险过《音乐鉴赏》,必须好好犒劳自己!”
“算我一个!”王浩举手,“我要吃猪肉白菜馅的,再点两盘凉拌菜。”
李哲也点头:“可以,正好放松一下,吃完回来规划期末复习。”
林舟笑着答应:“好啊,我知道食堂二楼的饺子刚出锅的最好吃,咱们早点去,不然要排队。”
傍晚六点,四人来到食堂二楼。刚到门口,就闻到了饺子的香味,窗口前已经排起了小长队。
张强抢着去点餐:“猪肉白菜、韭菜鸡蛋、三鲜馅的各来两斤,再来一盘凉拌黄瓜、一盘拍蒜茄子,四瓶可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在2008签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在2008签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