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号上午,林舟刚上完《高等数学》课,正准备回宿舍写编程作业,就被辅导员张老师拦在了教学楼门口。
张老师手里抱着一摞厚厚的档案袋,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脸上满是焦急。
“林舟,等一下!”张老师快步走上前,把档案袋往旁边的桌子上一放,“你字写得工整,做事也细心,能不能帮老师整理下班级档案?这些是咱们班30个同学的期中档案材料,明天就要交到学院教务处,我这边还有个紧急会议要开,实在抽不开身。”
林舟顺着张老师的手看去,桌上的档案袋堆得像座小山,有的袋子敞着口,露出里面的成绩单、签到表和申请书,显然是还没来得及整理。
他虽然下午计划好了要写作业,但看着张老师着急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没问题张老师,交给我吧,保证明天按时给您送过去。”
“太谢谢你了!”张老师松了口气,拍着林舟的肩膀说,“档案里主要是期中成绩单、课堂签到表和社会实践申请表,你帮忙按学号排序,检查下有没有缺失的材料,把缺失的列个清单给我就行。整理好的档案放在我办公室门口的柜子里,密码是。”
抱着沉甸甸的档案袋回到宿舍,林舟把袋子往桌上一放,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正在玩游戏的王浩探出头:“这是啥啊?这么沉,你搬砖去了?”
“辅导员让我帮忙整理班级档案,明天就要交,”林舟揉了揉胳膊,看着桌上杂乱的档案袋,头都大了,“30份档案,要按学号排序,还要检查缺失材料,估计一下午都得耗在这上面了。”
张强凑过来,翻了翻最上面的档案袋:“这有啥难的,按学号从1到30排好就行,简单得很。”
“没那么容易,”林舟无奈地说,“每个档案袋里有好几份材料,得先确认每份材料都齐了,再排序,万一漏了哪份,交上去会被教务处打回来的。”
李哲推了推眼镜,从书架上拿出一个笔记本:“可以先列个清单,把每份档案需要的材料都写下来,再一份份核对,这样不容易漏。”
林舟觉得有道理,但看着堆成小山的档案,还是觉得头疼。他对着档案堆,在心里悄悄签到:“系统,签到!求个档案整理高效方法,让我能快点搞定,别耽误下午的作业。”
【叮!检测到宿主在“事务协助地(302宿舍档案整理区)”签到,恭喜获得奖励:“档案快速整理技巧”(已存入系统空间,含分类逻辑、核对方法、高效工具使用,附“易错点提醒”)。】
林舟眼前一亮,快速浏览技巧内容,全是能节省时间的实用方法:
核心分类逻辑:先按“专业方向”分组(班里有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两个方向),再在每个组内按“学号顺序”排序,避免混在一起翻找浪费时间。
材料核对法:准备一张“材料清单表”(列清“成绩单、签到表、社会实践表、申请书”四项),每份档案核对完一项打一个勾,缺失的材料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标注(如红色写“缺社会实践表”),贴在档案袋封面上,一目了然。
高效工具推荐:用长尾夹把同专业的档案夹在一起,避免混乱;准备一个小本子,按“学号+缺失材料”记录,方便后续统计;核对时可以边念边勾,提高注意力,减少遗漏。
易错点提醒:注意区分“期中成绩单”和“平时成绩表”,避免放错;检查档案袋上的姓名和学号是否一致,防止张冠李戴;社会实践表要确认是否有老师签字,没签字的也算缺失材料。
“有办法了!”林舟精神一振,按照技巧里的方法,先找了张纸画“材料清单表”,又从抽屉里翻出长尾夹和不同颜色的便利贴。
他先把所有档案袋倒在桌上,按“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分成两摞,用长尾夹夹好。
接着,林舟从“计算机科学”组开始,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序。
他拿起1号同学的档案袋,打开后对照清单表核对:成绩单有了,签到表有了,社会实践表也有,而且有老师签字,完美!他把档案袋封好,放在一旁。
轮到5号同学的档案时,林舟发现少了社会实践表,他赶紧用红色便利贴写上“缺社会实践表”,贴在档案袋上,同时在小本子上记下“5号:缺社会实践表”。
核对到12号同学时,他发现档案袋里放的是平时成绩表,没有期中成绩单,便用黄色便利贴标注“缺期中成绩单”。
王浩和张强原本在玩游戏,见林舟整理得井井有条,也凑过来帮忙。
王浩负责递档案袋,张强负责按林舟排好的顺序摞整齐,三人分工合作,效率更高了。
“没想到整理档案还有这么多技巧,”张强感慨道,“以前我整理课本都乱糟糟的,按你这方法,是不是也能把衣柜整理好?”
“当然,”林舟笑着说,“分类逻辑都是相通的,先按类型分,再按需求排,保准整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在2008签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在2008签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