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首用医术,调理弟妹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陆清就被一阵压抑的咳嗽声惊醒。
她睁开眼,看到陆墨正蜷在草堆里,背对着她剧烈地咳嗽,瘦小的肩膀一耸一耸的,像是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他显然是怕吵醒她和妹妹,死死捂着嘴,喉咙里发出的闷响,听得人心头发紧。
墨儿。陆清轻声唤道。
陆墨猛地停住咳嗽,回过头时,小脸憋得通红,眼角还挂着生理性的泪珠。姐,我没吵你...他慌忙解释,声音带着咳嗽后的沙哑。
陆清坐起身,摸了摸他的额头,又试了试他的手心——不烧,但手心偏凉,还有些潮湿。咳嗽多久了?她问,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专业。
陆墨低下头,抠着衣角小声说:去年冬天就开始了,天冷的时候咳得厉害,暖和了就好点...李伯说是什么百日咳,喝了几副药也不管用。
陆清心里沉了沉。百日咳在现代不算大病,用对了抗生素很快就能好,可在这缺医少药的古代,却能拖垮一个孩子的身体。原主的记忆里,陆墨去年冬天掉进过冰窟窿,赵氏只给了他一碗姜汤就算完事,怕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长期咳嗽耗气伤津,难怪这孩子看着比同龄人机灵,却总透着股虚弱。
她正想着,旁边的陆月也揉着眼睛坐起来,小丫头打了个哈欠,露出的脖颈上有几块淡淡的白斑。陆清凑近一看,那白斑边缘模糊,上面还附着细小的鳞屑——是虫斑。长期营养不良、肚子里有蛔虫的孩子,脸上和脖颈上常会长这个。
月儿,晚上睡觉是不是总磨牙?陆清柔声问。
陆月点点头,小手挠了挠脖子上的斑:嗯,有时候还肚子疼...
陆清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这两个孩子,身上藏着多少她不知道的苦楚?赵氏只管自己的亲生儿子陆宝吃得红光满面,对陆墨和陆月却像后娘养的,饿了不给饭吃,病了不给药治,能活到现在全靠一股韧劲。
没事,姐姐有办法。陆清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笑容温和却带着笃定。
她起身走到灶台边,假装去翻找野菜,指尖悄悄捏住胸前的玉佩。心念一动,眼前已浮现出空间里的景象——她径直走向药架,很快就找到了需要的药材:川贝母颗粒饱满,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鸡内金干燥紧实,是上好的砂炒制品;还有几株带着露水的使君子,果实饱满,正是驱虫的良药。
这些药材在现代算不上珍稀,但在这农家却难寻。陆清小心地取了少许川贝和鸡内金,又摘了几颗使君子,用干净的油纸包好,默念着,身影已回到灶台前。
早饭还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野菜粥,是陆墨早起去挖的马齿苋和苦苣,煮得软烂,勉强能填肚子。赵氏早上来过一趟,见陆清真的在,骂骂咧咧地拿走了昨天陆老实带回的两个窝头,对他们的早饭视而不见。
陆清把野菜粥倒进锅里加热,趁着陆墨去打水、陆月在灶前添柴的功夫,飞快地将川贝和鸡内金捻成粉末,悄悄撒进粥里。川贝性凉味甘,能润肺止咳,最适合陆墨的久咳;鸡内金健脾开胃,既能帮陆月调理脾胃,又能辅助驱虫。
姐,粥好了吗?陆月仰着小脸问,鼻尖沾了点灰,像只小花猫。
快好了。陆清搅了搅锅里的粥,药粉已经完全融化在粥里,看不出丝毫痕迹。她盛了三碗,特意给陆墨多盛了半勺,墨儿多喝点,补补身子。
陆墨接过碗,低头喝了一口,忽然抬起头:姐,今天的粥好像有点不一样?
陆清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哪里不一样了?
好像...有点甜。陆墨咂咂嘴,又喝了一大口,眼睛亮晶晶的,比昨天的好喝。
陆清松了口气,笑着说:可能是野菜的品种不一样吧,快喝吧,凉了就不好喝了。她知道,是川贝的甘味中和了野菜的苦涩,这才让粥有了点甜味。
陆月也小口小口地喝着,小眉头皱了皱,似乎觉得有点怪,但见哥哥和姐姐都喝得香,也跟着往下咽。她年纪小,还不懂什么是药效,只觉得今天的粥虽然还是稀,却没那么难喝了。
接下来的几天,陆清每天都悄悄往粥里加药材。给陆墨的粥里加川贝和少量杏仁,润肺止咳的效果更好;给陆月的粥里加了君子粉,还特意多煮了点山药(是她用空间里的种子种在屋后的),健脾养胃。
第三天早上,陆墨的咳嗽明显轻了。以前他早上要咳上小半刻钟,脸都憋红,今天只咳了两三声就停了,呼吸也顺畅了不少。
姐,我好像不那么咳了。陆墨自己也发现了,惊喜地对陆清说,昨天晚上都没咳醒!
陆清正在给鸡喂食(是陆家仅有的两只老母鸡,赵氏想杀了给陆宝补身子,被陆清以下蛋换盐为由拦了下来),闻言回头笑了笑:那说明墨儿身体好起来了,继续好好吃饭,很快就不咳了。
陆墨用力点头,捧着碗又喝了一大口粥,好像那是什么灵丹妙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农门医女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农门医女闯古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