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陆月辨药,崭露头角
初夏的阳光透过药铺后院的葡萄架,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陆清正蹲在药筐前,手把手教陆月辨识草药,筐里摊着几株形态相似的植物,正是极易混淆的柴胡与前胡。
“月儿你看,”陆清拿起一株柴胡,指尖抚过叶片边缘,“柴胡的叶子呈披针形,边缘有细小的锯齿,茎秆是实心的,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青草香;再看这株前胡,叶子更宽,边缘锯齿更明显,茎秆是空的,气味偏苦。”
陆月凑近仔细端详,小鼻子轻轻嗅着两种草药的气味,又伸手摸了摸茎秆的质地,认真地点点头:“姐,我记住了!柴胡叶子窄、茎实心、味清香,前胡叶子宽、茎空心、味偏苦。”
这是陆清开始系统教陆月辨识珍稀草药的第三个月。自从发现陆月对草药的气味、纹理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敏锐感知,陆清便制定了专属的教学计划——从常见草药入手,再逐步过渡到易混淆的品种,最后学习辨识珍稀药材。
陆月学得格外认真,每天清晨都会跟着陆清到后院认药,把每种草药的特征记在小本子上,还会反复比对、默写。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她就追着陆清问个不停,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
没过多久,陆月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辨药天赋。面对“当归与独活”这种连学徒都容易搞混的草药,她只需要看一眼断面纹理、闻一下气味,就能准确区分:“当归断面有油点,气味浓郁香甜;独活断面无油点,气味辛辣,还带着点腥味。”
陆清看着妹妹快速成长,心里又惊又喜。她知道,辨药是行医的基础,陆月能有这样的天赋和努力,未来定能成为她的得力助手。
这天上午,药铺来了几位送草药的村民,其中一位老伯背着半袋“牛蒡子”,说是上山采药时摘的,特意送来卖给药铺。徒弟石头正准备称重,陆月恰好从后院出来,闻到一股熟悉又异样的气味,脚步顿住了。
“石头哥,等一下!”陆月快步走过去,接过老伯递来的“牛蒡子”,仔细查看起来。这些果实呈纺锤形,表面有细密的钩刺,看起来和牛蒡子颇为相似,但陆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她拿起一颗果实,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瞬间皱了起来——这气味比普通牛蒡子更刺鼻,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她又轻轻捏了捏果实,质地也比牛蒡子更硬。
“大伯,您确定这是牛蒡子吗?”陆月抬头问道,小脸上满是认真。
老伯愣了一下,随即肯定地说:“是啊,我以前采过,就是这个样子,怎么了?”
陆月心里有些不安,转头朝里屋喊道:“姐,你快出来看看!”
陆清听到喊声,连忙从里屋出来。陆月把手中的果实递给她:“姐,我觉得这不是牛蒡子,气味和质地都不对。”
陆清接过果实,仔细观察后,脸色微微一变。这哪里是牛蒡子,分明是有毒的苍耳子!苍耳子与牛蒡子外形相似,不熟悉的人很容易混淆,但苍耳子含有毒性,误食会导致头晕、呕吐,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大伯,这不是牛蒡子,是苍耳子,有毒的!”陆清严肃地说,“您要是把它当牛蒡子入药,会出大事的!”
老伯闻言,顿时慌了神:“有毒?这可怎么办!我还以为是好药材,特意采了这么多……”
“您别着急,”陆清安抚道,“幸好月儿及时发现,没酿成大错。以后采药要是不确定,就先拿几棵来药铺问问,别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草药。”
陆月也跟着说:“大伯,我教您区分牛蒡子和苍耳子吧!牛蒡子表面的刺比较软,颜色偏棕褐色,闻起来有股清香味;苍耳子表面的刺更硬,颜色偏黑,气味刺鼻,还有毒。您记住这几点,以后就不会认错了。”
老伯连连点头,感激地说:“谢谢清丫头,谢谢月儿!要不是你们,我这次可就闯大祸了!以后我再也不敢随便采不认识的草药了。”
送走老伯后,陆墨也凑了过来,后怕地说:“幸好月儿及时发现,不然咱们药铺要是收了这苍耳子,不仅会造成损失,还可能危及病人安全,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陆清看着陆月,眼神里满是赞许:“月儿,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你不仅认对了草药,还能及时提醒,比不少学徒都厉害。”
陆月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姐,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以后会更用心学辨药,帮你多看着点,不让药铺出问题。”
经过这件事,陆清对陆月更加认可,也开始教她辨识更珍稀、更难区分的草药,比如“川贝与平贝”“三七与莪术”。陆月依旧学得很快,她不仅能通过气味、纹理区分,还能记住每种草药的生长环境和功效,常常能说出连徒弟们都不知道的细节。
有一次,陆清让徒弟阿禾去药柜取“天麻”,阿禾一时疏忽,拿成了外形相似的“紫茉莉根”。陆月正好路过,闻到气味不对,立刻提醒道:“阿禾哥,你拿错了!这是紫茉莉根,不是天麻。天麻气味甘平,断面有角质样光泽;紫茉莉根气味偏苦,断面没有光泽,还带着点粉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农门医女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农门医女闯古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