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仁安堂偷学药方,自食恶果
深冬的寒风卷着雪沫子,在镇子的街巷里呼啸。清禾药铺的川贝枇杷膏依旧供不应求,每天都有村民和县城的顾客排队购买,药铺里弥漫着清甜的药香,一派红火景象。而街对面的仁安堂,却门可罗雀,掌柜李三石坐在柜台后,看着清禾药铺的热闹场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自从陆清推出川贝枇杷膏,仁安堂的生意一落千丈。之前还能靠老主顾维持,可现在连老主顾都偷偷去清禾药铺买膏子,说“人家的膏子甜,效果还好,比你这苦药汤子强多了”。李三石既嫉妒又不甘,他看着清禾药铺每天卖出几十瓶枇杷膏,盈利滚滚,心里像被猫抓一样难受。
“掌柜的,咱们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赚钱?”伙计凑过来,小声说,“我听说那川贝枇杷膏的配方也不算复杂,无非是川贝、枇杷叶和蜂蜜,咱们要是也熬制一些,说不定能抢回些生意。”
李三石眼前一亮,随即又皱起眉头:“哪有那么简单?陆清那丫头精明得很,配方里肯定有门道,要是咱们熬出来的不管用,反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伙计眼珠一转,说:“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派人去清禾药铺偷学,看看他们是怎么熬制的,记下药材比例,不就能做出来了?”
李三石犹豫了一下,觉得这办法虽然不光彩,但为了生意,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点点头,让伙计暗中安排人去清禾药铺“学艺”。
几天后,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男子来到清禾药铺,说想找份帮工的活计,不要工钱,只求能混口饭吃。陆墨见他老实本分,又正是药铺忙碌的时候,便答应让他留下,帮忙打扫卫生、晾晒草药。
这男子正是李三石派来的人,他每天假装干活,实则偷偷观察石头熬制川贝枇杷膏的过程。可石头熬药时,总是按照陆清的吩咐,在单独的小灶间操作,门窗紧闭,他只能远远看到熬制的大致步骤,隐约看到石头往锅里加了川贝、枇杷叶和蜂蜜,却根本看不清具体的用量和熬制时间。
几天后,男子实在得不到准确配方,只能胡乱估算了一个比例,回去向李三石复命。李三石信以为真,立刻让人采购了大量川贝、枇杷叶和蜂蜜,按照男子说的比例熬制起来。
为了尽快抢占市场,李三石还特意降低了价格,声称自己的“止咳膏”和清禾药铺的川贝枇杷膏效果一样,却更便宜。一些贪图便宜的村民和镇上的人,纷纷来仁安堂购买。
可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
这天上午,几个村民怒气冲冲地闯进仁安堂,其中一位老人捂着喉咙,咳嗽得满脸通红:“李三石,你卖的什么破药!我孙子吃了你家的止咳膏,不仅咳嗽没好,反而咳得更厉害,还拉肚子!”
另一位妇人也哭着说:“我家孩子也是!吃了之后上吐下泻,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你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原来,这些村民买了仁安堂的“止咳膏”后,家人服用没多久就出现了不适症状,有的咳嗽加重,有的呕吐腹泻,还有的皮肤起疹子。大家这才意识到,是仁安堂的药膏有问题。
李三石见状,心里慌了神,却还强装镇定:“不可能!我家的药膏都是按正规配方熬制的,怎么会出问题?肯定是你们自己没注意饮食,或者服用方法不对!”
“你胡说!”老人气得浑身发抖,“我们都是按照你说的方法服用的,怎么会错?分明是你这药膏是假货,想坑害我们!”
双方争执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围了过来,都在指责仁安堂卖假药。有人提议:“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咱们去找里正评理,让他来主持公道!”
众人纷纷附和,簇拥着李三石和几位受害村民,浩浩荡荡地向里正家走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清禾药铺,陆清听后,心里并不意外。她早就料到李三石可能会打枇杷膏的主意,却没想到他会用偷学配方的方式,还如此不负责任地熬制药品,危害病人健康。
“姐,咱们要不要去看看?”陆墨担心地说。
陆清点点头:“去吧,毕竟涉及到病人的健康,要是需要帮忙,咱们也能搭把手。”
姐弟仨来到里正家时,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里正坐在正屋的椅子上,神色严肃地听着双方的陈述。受害村民们纷纷拿出仁安堂的“止咳膏”,控诉着服用后的症状;李三石则不停地辩解,说自己的药膏没问题。
里正拿起仁安堂的“止咳膏”,闻了闻,又对比了一下旁边村民带来的清禾药铺的川贝枇杷膏,皱着眉头说:“这两种膏子气味明显不一样,仁安堂的这膏子气味刺鼻,颜色也偏暗,看着就不对劲。”
他又看向几位受害村民:“你们先说说,服用后具体是什么症状?”
一位村民说:“我家孩子吃了之后,不仅咳嗽加重,还拉肚子,一天拉了五六次,人都快虚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农门医女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农门医女闯古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