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院的人现在对赵家议论纷纷。
当初赵园园下乡的时候,赵家在那一片的家属院的名声就已经不好了。
这会儿,赵海涛还把人小家妇搞怀孕了。
名声更是臭得没边了。
其他人离得远还对赵家的事,还是一知半解的。
而作为和赵家楼上楼下的住着的张家人则是把赵家的情况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是由于那个小寡妇怀孕了,但是不知道是谁的。
那一片很多男人闲来没事都会去她那里打点野。
想要找到孩子爹也不太可能。
所以她就在她的一帮男人里挑中了赵海涛接盘。
一是赵海涛年轻,没结婚。
二是赵海涛长得还行,工作稳定。
三是那孩子还真有一点可能是赵海涛的,毕竟他也是经常去小寡妇那里打野的人之一。
这年头避孕措施又不太行,更何况之前小寡妇受寒冻坏了身子,很难怀孕,更是给了其他男人放纵的机会。
于是赵云涛就成了冤大头。
这赵家夫妇肯定不愿意啊,他们辛辛苦苦的培养出来的儿子,又花大价钱给他买了工作。
甚至为了他们,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折腾到乡下去了。
这在儿子身上投的沉没成本越高,对他们的期待也就越大。
在赵家夫妇眼里,他们的儿媳妇最好是大领导的女儿,起码也是要门当户对的。
最次也是要身家清白,有工作的好姑娘。
结果没想到,赵海涛给他们整了个大的。
把人家寡妇给搞怀孕了,还是被一个干着临时工的小寡妇给上门逼婚了。
而且这小寡妇还很厉害。
直接上门威胁,如果赵海涛不娶她,她就去举报他搞破鞋,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她本来就是孤儿,前几年丈夫去世后她就一个人生活,后面在一些人的骚扰下她的平淡生活彻底变得混乱,渐渐的被腐蚀了意志。
但是随着时间过去,又害怕自己老无所依。
所以这个孩子的到来,在她看来在一定程度上救了她。
让她有了嫁给赵海涛,过上正常生活的契机。
也许是知道嫁进赵家,赵家人也不会给她好日子过。
所以她提出要一百块钱的彩礼和三转一响的其中两样。
说到底,她还亏了呢。
之前赵园园打劫赵海涛的时候她垫付了三百。
结果赵家家底都快被赵园园给掏干净了,赵海涛自己又是个日光族,根本还不起。
经常被问得烦了才掏出几毛一块的打发她。
到她怀孕逼婚都还没还到五块。
结婚了也大抵拿不出来了。
那些钱可是她的辛苦钱,放弃她又不甘心。
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她心里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真的靠得住。
更何况,她和赵海涛的结合也不是因为爱。
只是想给自己寻个好的身份庇护罢了,没准什么时候就一拍两散了,有钱她才有生存下去的底气。
所以她才又是逼婚又是要高额彩礼。
她鱼死网破的态度把赵家人给吓到了。
这个时代,风声紧,对这些打得严,如果被人举报搞破万鞋,轻则丢工作,重则会连累全家丢工作下农场。
赵里那么多人,那么多工作让赵家人放不下,赵父赵母只能咬着牙借钱给彩礼让赵海涛把人给娶了。
再说赵家其他人,赵海涛本人娶了个媳妇,现在也天天垮着脸,没有一点快为人父的喜悦。
毕竟他虽然喜欢去找小寡妇,但是又不是真的喜欢她,只喜欢追求刺激罢了。
现在整这一出,搞得他不得不娶了那小寡妇。
寡妇门前是非多,现在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头顶泛绿,还成了一个绿毛龟,即将给别人养娃,这顶绿帽子他戴得明明白白且心不甘情不愿的。
可是没办法,谁叫他管不住自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也是他罪有应得的。
毕竟他怕真的不娶,那个小寡妇会真的会鱼死网破的去举报他。
到时候下乡就他一个被赵园园惯得四肢不勤的人在乡下根本活不下去。
而整个赵家除了赵父赵母和赵海涛之外,还有一个更难受的人就是赵海潮。
他从小作为家里老幺,之前家里什么好的东西都紧着他,现在小寡妇进门,仗着怀孕有把柄威胁他们,跟他抢着各种好吃的,还逼着赵父赵母借钱买各种营养品给她养胎。
这可把从小被养的无法无天的赵海潮给难受坏了。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小寡妇怀了孕,所以才有倚仗,他经常想把小寡妇肚子里的孩子给弄掉。
不是在门前泼水,就是假装急急忙忙的跑来跑去。
想把小小寡妇肚子里的孩子撞掉。
不过小寡妇作为一个在泥潭中挣扎许久的人,怎么会看不穿他一个半大孩子的小把戏,被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给设计成功。
于是她将计就计。
经常在赵海潮想要害她的时候,假装不经意间让家属院里的其他人撞见赵海潮谋害她的事。
撞见的多啦,再加上之前赵园园的事情给他们留下的刻板印象。
赵家人在其他人眼里就成了会吃人的魔窟。
毕竟现在的人有一种子不教父之过的观念。
打心里觉得能养出一个坏小孩的人家也不是什么好家。
而赵海潮作为一个小孩都如此的恶毒,成为了家属院里人人唾弃的对象。
毕竟他连一个怀孕的孕妇还是他嫂子都敢使坏。
虽然现在很多人心里都明白那个孩子大概不是赵家的种。
但是人们大多数的都会同情老弱妇孺。
而且赵海涛虽然被扣上绿帽了但是他也不无辜。
苍蝇不顶无缝的蛋,如果他洁身自好一点那小寡妇即使是有通天的本事,也赖不到他身上去。
想当初,赵家兄弟还是这片家属院的热门女婿人选。
毕竟赵家赵父赵母都是工人。
而且赵父还是厂里的小领导,两个儿子也都是正式工,这样的条件在这片家属院都是罕见的。
毕竟现在到处催着下乡,工作的名额难得。
能供出两个正式工的家庭都是挺有能力的,而且以前赵父赵母有赵园园操劳着的家里的一切事情,他们没有什么烦恼,所以就格外的会装慈善和蔼。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