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的漼教授也很爽快,推荐了一个退休同事办的艺考集训班。
周末开课,让张晴带孙祺去试试。
张晴在客厅里慢慢讲述着,不时感叹张果立的热心,说着以后一定要好好感谢他。
孙祺也暗暗惊讶。
前世就听说张果立人脉广、口碑好,如今亲眼所见,才知名不虚传。
周日全家有空,张晴带着孙祺去了漼教授推荐的培训班。
培训班设在电影学院对面的一栋写字楼里,租了两间大办公室作为教室。
正好是开课第一天。
收费助教介绍,授课老师是去年刚从电影学院退休的老教授,不愿再跟剧组,便开了这个艺考冲刺班。
每期十节课,去年带出了五名考上学生。
看着母亲拿出厚厚一沓学费,孙祺暗自感慨艺术这条路真不便宜。
得想想怎么赚钱,艺术院校的花费太大,不能把家底都掏空。
办完手续,母子俩准时走进教室。
第一节课允许家长旁听,不满意可以退费,挺人性化的。
教室里坐满了人,大约有五十多人,大多是家长陪着艺考生。
实际学员只有二十多个,都是和他年纪相仿的少男少女,个个青春洋溢。
不久后老师进来,是个银发整洁的老人,神情严肃。
一开口声音标准,嗓音浑厚,显然功底深厚。
老师看了眼手表,站在讲台前正式开始讲课。
一节课两个小时,听完后孙祺觉得内容很实用,让他对艺考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结合自己的情况总结了几点:
首先是自选朗诵,选材很重要,要选适合自己声音特点的作品,而且必须背熟。
其次是声乐,主要考察乐感和节奏感,需要提前准备几首歌曲。
第三是形体,他觉得自己问题不大,准备一段表演就行。
老教授说舞蹈、武术、戏剧身段都可以,他打算跳支舞,让妈妈帮忙指导。
第四是表演,重点在小品和语言配合。
老教授举了几个常见形式:比如根据道具命题,像书包、雨伞、笔;或者设定情境,如丢东西、逃生、约会、吵架;还有根据情绪或一句话命题,比如表现痛苦、恐惧、高兴,或者用“我想你”“对不起”“原来是你”这样的台词来演。
表演这部分他现在还没头绪,估计后面课程会教,到时候认真学就是了。
孙祺整理完笔记,觉得这节课值。
现在是2005年,虽然有网络,但远不如他前世那么发达,网上能查到的艺考信息都很笼统。
这位来自内部院校的退休老教授讲的内容很实用,尤其适合他这种零基础的人。
就算学不到多深的演技,至少对艺考很有针对性。
周一,杨密请假没来上课。
同桌伟哥说她去拍戏了,好像是《神雕侠侣》。
孙祺心想:“刘亦非版《神雕侠侣》前世是06年播出的,时间差不多对得上。
杨密演郭襄,反响不错,算是她年轻时的代表作之一。
看来伟哥消息很灵通。”
他这才明白,上周杨密那么兴奋,原来是知道要演《神雕侠侣》。
还跟他说这事,挺有意思的。
中午张晴来学校办转艺术生手续,没想到特别简单,填了几张表就搞定了。
转成艺术生后,学校就不管了,上课全凭自愿。
孙祺手头事情多,早就不想在学校待着,当天下午就回家了。
想到刚才班主任听说孙祺要转艺术生、考北影中戏时,脸上表情立刻变得精彩,几乎就要说“一言为定”了。
老师显然训练有素,表情切换得很快。
转眼就换上一副热情洋溢的样子,鼓励孙祺专心学习,将来在艺术道路上大展宏图,为学校争光。
但孙祺总觉得,班主任是因为班上少了个差生,变相提升了全班的升学率才这么高兴。
他自嘲地叹了口气:“看来是被嫌弃了。”
算了,都过去了。
孙祺开始琢磨怎么赚钱。
昨天看着母亲交了上千块学费,他心疼得很——这是2005年,这笔钱可不小,当时很多人月薪都不超过一千。
想了半天,他首先排除了炒股。
虽然记得前世几支暴涨的股票,但都需要长期持有,按年算收益,他等不起。
再说本金呢?难道用自己那几百块压岁钱?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赚到钱。
最后他决定还是靠唱歌赚钱,反正自己也喜欢。
2005年正是移动彩铃爆发的时候,网络歌曲发展得如火如荼。
走在街上,到处都在放《老鼠爱大米》,听得孙祺头皮发麻——上辈子就听够了,现在想躲都躲不开。
街上躲过了,家里却躲不过。
老孙同志也是个赶时髦的,手机彩铃设成了当年的神曲《两只蝴蝶》。
每次给父亲打电话,听筒里就传来“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也不怕被扎着。”孙祺心里吐槽,但没办法,这歌当年确实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