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的伤口在草药的敷贴下传来阵阵清凉,但程然心中的波澜却难以平复。那短暂出现的、仿佛能窥见攻击轨迹的诡异感觉,如同鬼魅般萦绕不去。他仔细回忆每一个细节——并非清晰的画面,更像是一种直觉性的指向,夹杂着模糊的“可能性”判断。
是高度紧张下的幻觉?还是……与穿越那道时空漩涡有关?
他不动声色地活动了一下手指,没有将这份疑虑说出口。在这生存压倒一切的境地,任何无法理解、无法掌控的变数,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恐慌。他需要更多观察。
晨光彻底驱散了薄雾,将这片史前海湾的原始与壮丽完全展现。孟婷的腿伤果然好了大半,虽然走动时还有些微跛,但已能较为自如地活动。她将挖掘到的几块“史前芋头”小心地放在一块平坦的岩石上,仔细端详。
“块茎完整,没有明显的虫蛀和腐烂,品相很好。”她用手指捻开一点泥土,观察着断面的颜色和汁液,“不过安全起见,我们第一次只试吃一小块,必须彻底烤熟或煮熟。”
程然点头赞同,生存必须谨慎。他将目光投向那条发现的溪流方向,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水源找到了,但取水路途有风险。我们需要容器,能大量储水,也能烧水煮食物的容器。”
他的视线落在溪流岸边那些湿润的、颜色深沉的泥土上。“得试试烧陶。”
“烧陶?”孟婷看向他,眼中带着好奇与期待,“需要我做些什么?”
“先找到合适的粘土。”程然解释道,“粘性要足,杂质要少。另外,我们需要更多的柴火,最好是能燃烧较久、温度较高的硬木。”
分工再次明确。孟婷负责在营地附近继续辨识和采集可食用植物,并收集合适的柴火。程然则带着木矛和几个用大片坚韧树叶临时制作的“包裹”,再次前往溪边。这一次,他更加警惕,远远观察了许久,确认没有那掠食者或其他危险生物的踪迹后,才快速靠近。
他仔细检查了溪流两岸不同区域的泥土,最终选定了一处颜色泛红、手感细腻粘稠的土层。用削尖的木棍挖掘,将粘土块装入树叶包裹。同时,他也采集了一些细沙,准备作为掺和料,减少陶坯在干燥和烧制过程中的开裂。
返回营地时,孟婷已经收集了一小堆粗细不等的柴火,并且又辨认出几种可食用的野菜和带有辛辣味的野生姜科植物,丰富了他们的“食谱”。
程然将粘土倒在一块光滑的大石板上,加入适量细沙和水,开始反复捶打、揉捏。这是一个极其耗费体力和耐心的过程,需要将粘土中的空气完全排出,使其质地均匀。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混合着泥土,在他脸上留下道道痕迹。
孟婷在一旁帮忙添水,看着原本松散的泥土在程然手中逐渐变得柔韧、光滑,仿佛拥有了生命。她忍不住也尝试着揉捏一小块,却发现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粘土不是太干开裂就是太湿粘手。
“力度要均匀,感觉它的韧性。”程然简单指导着。
终于,粘土揉制完成。程然掰下一块,先尝试制作最简单的陶碗。他采用盘筑法,将粘土搓成均匀的长条,然后一圈圈盘旋向上,用手指蘸水,仔细地将接缝处抹平、压实。他的动作并不算非常熟练,却异常专注和稳定。
孟婷看着他粗壮却灵巧的手指赋予泥土形态,一个粗糙却颇具雏形的碗状物渐渐诞生。接着,程然又制作了几个更大的陶罐坯体,以及几个用来烧水的小陶杯。
整个过程持续了大半天。当最后一个陶罐的坯体初步完成时,夕阳已再次将天际染红。所有的陶坯被小心地放置在靠近篝火、通风但又不会被直接烤到的地方,进行阴干。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烧制。”程然看着这一排泥胚,语气凝重,“成败在此一举。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陶窑,或者至少是一个能持续提供高温的火堆。”
他们选择在庇护所外侧下风向的位置,挖了一个浅坑。程然用石头垒砌了一个简易的环形灶膛,将已经完全阴干(表面摸起来冰凉坚硬)的陶坯小心地放置在灶膛中央,周围和顶部用早已准备好的干柴、硬木块层层叠叠地堆积起来,中间留出一定的空隙保证空气流通。
夜幕降临,篝火再次燃起。但今夜,营地里多了一个更为炽热的焦点。
程然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火把伸向了那座小小的“陶窑”。
火焰迅速吞噬了干燥的柴火,发出噼啪的爆响,火舌舔舐着石头,温度急剧升高。橘红色的光芒映照着两人紧张而期盼的脸庞。程然不断添加着柴火,控制着火势,确保热量能够均匀地传递到内部的陶坯上。
这是一个缓慢而煎熬的过程。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燃烧的烟火气和泥土被煅烧的独特味道。孟婷坐在一旁,不时帮忙递送柴火,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燃烧的窑堆。
时间一点点流逝,柴火添了一堆又一堆。程然的额头布满汗珠,被高温炙烤得皮肤发烫。他能透过火焰的缝隙,隐约看到里面的陶坯开始泛出隐隐的红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史前岛主:从零开始的文明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史前岛主:从零开始的文明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