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诗词集首发仪式圆满落幕后,日子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轨道。周一的清晨,阳光透过书房的百叶窗,在书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林砚坐在电脑前,刚开机,准备开始新一周《青云志》的码字工作。首页大封推虽然结束了,但余温尚在,加上即将到来的全平台推荐,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邮箱客户端自动登录,提示有一封新邮件。林砚随手点开,目光扫过发件人时,却不由得愣了一下。
发件人:李薇
标题:关于邀请林砚先生参加“青年诗会”的函
市诗词协会?李薇?林砚记得这个名字,是陈敬之教授的学生,上次首发仪式忙前忙后的那位干练的年轻老师。
他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带着一丝好奇和隐约的期待点开了邮件。
邮件正文是标准的公务函格式,措辞严谨而客气:
“林砚先生台鉴:
冒昧致函,敬请海涵。
经陈敬之教授郑重推荐,并与协会内部审议,我们深切关注到您在古典诗词创作方面展现出的灵气与才华。您的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颇具青年特色。
为促进当代青年诗词创作交流,发掘与培养新生力量,我市诗词协会拟于下月十五日(周六)下午两点,于市文化馆多功能厅举办本年度‘青年诗会’。
届时将邀请本市及周边地区优秀青年诗人、诗词爱好者共聚一堂,以诗会友,切磋诗艺。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作为特邀青年诗人代表拨冗出席,并希望能有机会现场聆听您分享创作心得,或朗诵您的原创作品。
素闻先生才情卓着,盼复佳音。
顺颂
文祺!
市诗词协会 秘书处
李薇 敬上
XXXX年XX月XX日”
青年诗会?特邀青年诗人代表?
看完这封正式的邀请函,林砚足足愣了好几秒钟,大脑才重新开始运转。周六的首发仪式,陈教授只是约他私下聊聊,这才过了两天,协会竟然就直接发来了正式的活动邀请函,还是以“特邀青年诗人代表”的身份!
这无疑是对他诗词创作能力的又一次高度肯定,也是一个正式踏入本地诗词圈层的绝佳机会。如果放在平时,他一定会感到受宠若惊和兴奋。
然而,此刻,一股比之前更强烈的心虚和压力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瞬间冲淡了那点喜悦。青年诗会!那是专业诗人云集的场合!要他作为“代表”去分享心得?甚至朗诵“原创”作品?
这简直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他那些所谓的“原创”诗词,其核心意境和情感内核都来源于他穿越前的文化积累,他不过是做了一些贴合当下语境的修改和表达。在陈教授这样的谦和长者面前,还能用“真情实感”搪塞过去,可到了青年诗会那种高手林立的专业场合,万一有人深入探讨起某首诗的用典、某句词的渊源,或者直接要求他即兴创作,他肚子里那点有限的诗词墨水,岂不是分分钟就要原形毕露?
到时候,不是去交流,而是去丢人了!不仅自己丢人,还会连累推荐他的陈教授声誉受损!
巨大的心理负担让林砚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邀请函,仿佛那不是一个机会,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答应?风险太大。拒绝?又该如何开口?岂不是显得不识抬举,白白浪费了陈教授的一片好意?
他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和焦虑之中,连苏清鸢什么时候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进书房都没有察觉。
“林砚,喝点牛奶再写吧。”苏清鸢将一杯牛奶轻轻放在他的手边,声音温柔。当她看到林砚眉头紧锁、盯着电脑屏幕一脸凝重的样子时,不禁关切地问道:“怎么了?看你表情这么严肃,是写文遇到瓶颈了吗?还是……网站那边有什么问题?”
林砚闻声抬起头,看到苏清鸢关切的眼神,他叹了口气,有些烦躁地揉了揉眉心,指着电脑屏幕说:“不是写文的事……是诗词协会。陈教授的学生李薇,刚发来一封邮件,正式邀请我参加下个月举办的‘青年诗会’,还是以‘特邀青年诗人代表’的身份。”
“青年诗会?特邀代表?”苏清鸢闻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这是大好事啊林砚!这说明诗词协会是真正认可你的才华了!这是多好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啊!你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她显然为林砚感到高兴,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荣誉。
林砚看着她真心为自己高兴的样子,心里那点心虚和压力更重了。他张了张嘴,想解释自己的顾虑,却又不知从何说起。难道要告诉她,自己是个“文抄公”,那些诗都不是他原创的?
他只能含糊其辞,努力让自己的担忧显得合理一些:“清鸢,我……我就是觉得压力有点大。那是青年诗会,去的都是专业的诗人或者资深爱好者。我就是一个写网文的,偶尔瞎琢磨几句诗,哪敢在那种场合当什么‘代表’啊?我怕……我怕到时候说错话,或者表现不好,不仅自己丢人,还辜负了陈教授的期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