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对联环节的热烈掌声渐渐平息,但报告厅内的空气却仿佛被林砚那句“秋月明”点燃,多了一份无形的期待和灼热。许多人看向嘉宾席上那位年轻网文作者的目光,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质疑、看热闹,多了几分审视和好奇。这个年轻人,似乎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主持人显然也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她笑容满面地宣布进入诗会的核心环节——“原创诗词朗诵”。按照抽签顺序,各位青年诗人将依次上台,朗诵自己的原创作品。
一位位诗人走上台,他们的作品或婉约抒情,或针砭时弊,或探索内心,各有千秋,也赢得了相应的掌声。但不知为何,许多人的心思,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个尚未出场、却已初露锋芒的林砚身上。就连端坐主位的陈敬之教授,看似在认真聆听每一个作品,但偶尔瞥向林砚方向的眼神,也比之前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专注。
终于,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念出了那个此刻牵动着许多人注意力的名字:“下一位,有请青年诗人代表——林砚先生,为大家带来他的原创作品!”
刹那间,全场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齐刷刷地聚焦到了缓缓站起身的林砚身上!
张涛和李军立刻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等着看好戏的神情,他们倒要看看,这个靠小聪明对出个下联的家伙,能拿出什么像样的“原创诗词”!苏清鸢在台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心脏砰砰直跳,既期待又紧张,默默地在心里为他祈祷。陈敬之推了推眼镜,目光深沉,看不出情绪。媒体记者的镜头也纷纷调整角度,对准了走向舞台中央的那个身影。
林砚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舞台。舞台的灯光有些刺眼,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台下数百道目光的重量。他走到话筒前,并没有立刻开始,而是先微微向台下鞠躬致意。然后,他从口袋里拿出了那张折叠整齐的草稿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他没有看稿纸,而是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在苏清鸢充满鼓励的脸上停留了一瞬,仿佛从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声音通过话筒,清晰地传遍了报告厅的每一个角落,沉稳而有力:
“各位老师,各位诗友,大家好。今天我带来的作品,名为《将进酒》。”他顿了顿,仿佛在酝酿某种情绪,也像是在给听众一个心理准备,“这首诗的灵感,源于我个人对‘才华’与‘价值’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面对外界质疑和内心迷茫时,如何坚定信念,勇敢前行。”
《将进酒》?这个题目本身就带着一股豪迈之气!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少人交头接耳,对这个题目和开场白议论纷纷。
林砚没有理会这些,他略微调整了一下呼吸,仿佛要将自己的灵魂沉浸到诗句的意境之中。然后,他开口了。
他的声音起初并不算特别洪亮,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和磁性,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开篇两句,如同两道惊雷,炸响在报告厅上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奇想象,“奔流到海”的壮阔气势,紧接着转入“高堂明镜悲白发”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深沉慨叹!这一放一收,一宏大一细微,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和张力!
仅仅两句,整个报告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之前那些抱着看笑话心态的人!这……这真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写出来的诗句?这开篇的气魄和格局,这语言的老练和厚重感,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林砚的声音逐渐拔高,情感愈发饱满,仿佛化身为那位千年之前的诗仙,在借他的口,宣泄着胸中的块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十四个字,如同金石掷地般从林砚口中铿锵有力地朗诵出来时,整个报告厅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不仅仅是诗句,这是一种宣言!一种对自身价值的无比自信,一种面对挫折的豁达豪情!尤其结合林砚“网文作者”的身份和之前遭遇的质疑,这两句诗仿佛被赋予了更深刻、更动人的现实意义!
台下,苏清鸢的眼泪瞬间就涌了上来,模糊了视线。她用力捂住嘴,才没有让自己哭出声来。没有人比她更清楚,林砚走到今天这一步经历了多少。从最初的窘迫,到凭借“略懂”一点点闯出名堂,再到如今面对诗词圈的质疑……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不仅仅是他对自己的鼓励,更像是对所有像她一样,在追梦路上遭遇坎坷、却依旧不肯放弃的人,最有力的祝福和声援!她看着台上那个仿佛在发光的身影,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骄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