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彻底完工那天,吴迪站在焕然一新的客厅中央,只觉得心脏被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喜悦撑得满满当当。暖白的墙壁,光洁的地板,预留的开关插座像一个个规整的坐标,标记着未来生活的起点。然而这份喜悦沉淀下来后,一种更切实的节奏悄然接管了他的生活——散味,以及把这只巨大空匣子一点点填满。
甲醛成了无形的提醒者。那股若有若无的、新家特有的微涩气味,如同看不见的藤蔓缠绕在空荡的房间里。吴迪查遍了资料,最朴素的通风成了唯一的良药。于是,他的周末被彻底格式化:周六清晨,天刚透亮,他便搭乘最早一班地铁,穿过尚未完全苏醒的城市,抵达他的“锚点”。
钥匙转动,推开房门。第一件事永远是走向那扇巨大的落地窗,“哗啦”一声用力推开,然后是次卧、主卧、厨房、卫生间,所有的窗户都被他依次推开。深冬清冽的空气带着寒意,瞬间涌入,驱散室内一夜的沉闷,也卷走了那些看不见的化学分子。做完这一切,他会静静地在客厅中央站一会儿,感受着风穿过空荡房间的轨迹,听着窗外渐渐喧腾起来的市声。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窗棂光影,尘埃在光柱里无声起舞。这空无一物的空间,却承载着他所有关于“家”的具象想象。
接着,便是精打细算的“狩猎”时间。他背起那个装着水杯、笔记本和卷尺的双肩包,汇入周末汹涌的人潮,目标明确地扎向城市各个角落的家具市场。目标清晰:沙发、三张床——主卧一张给未来的自己(或者父母?他还没细想),爷爷奶奶一张,给妮妮预留的小次卧一张。这些是需要触摸、感受、确认尺寸和材质的“大件”,网上那模糊的图片和难以捉摸的评论,他信不过。
家具城里光影交错,暖气开得十足。导购员们热情洋溢,推销着各种风格迥异的样品。吴迪穿行其间,像一块沉默的礁石。他看得极慢,手指带着一种近乎研究的审慎,抚过沙发的扶手、靠背,按压坐垫感受回弹,掀开布套查看内里框架的材质。他尤其在意那些边角细节的做工。一套米灰色、线条简洁的布艺沙发吸引了他。坐感舒适,软硬适中,框架是实木而非密度板,虽然款式朴素,但胜在扎实。他反复摩挲着那略显粗糙却厚实的棉麻布料,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奶奶穿着旧棉袄,舒舒服服地陷在这沙发里,眯着眼打盹的画面。他蹲下身,仔细检查沙发腿的稳固性,又掏出卷尺,反复丈量着长度和深度,在心里模拟着摆放在自家客厅靠窗位置的样子,确保不会阻挡光线和动线。
“先生眼光真好,这款是我们家经典款,材质环保,坐感舒适……”导购适时上前。
“多少钱?”吴迪打断,单刀直入。
导购报出一个数字,笑容可掬地补充:“现在年终活动,可以打八五折……”
吴迪在心里飞快计算着折扣后的价格,又默默对比了之前看过的几家。这个价格,在他的预算区间内,但依旧肉疼。他沉默片刻,没有立刻还价,只是说:“我再看看。” 转身走向了床具区。
主卧的床他选了最基础的实木框架款,稳固,床头板设计简单利落。给爷爷奶奶的那张,他额外关注了床垫的支撑性,手指用力按压,感受着内里弹簧或椰棕的回馈力度,最终选定了一款偏硬朗的椰棕床垫。给妮妮的小床则带点童趣,白色铁艺床头,小巧玲珑。每一次选定,他都要求导购提供详细的材质说明单,仔细核对,确保没有刺鼻异味,然后才交付定金,约定送货时间——特意排在散味期的后期。
至于电视、冰箱这些“标准化”的大件,他的战场转移到了线上。手机屏幕成了他新的“市场”。无数个夜晚,在出租屋昏暗的灯光下,他反复比对着参数、价格、用户评价,特别是关于噪音和能耗的反馈。他像在沙里淘金,寻找着那个性价比的完美平衡点。最终,一款中等容量、一级能效的国产冰箱,和一台主流尺寸、口碑尚可的国产电视加入了他的购物车。但他没有立即下单,只是点了收藏。这些东西,等搬家前再买也不迟,他盘算着,钱在手里多捂一天是一天。
最让他纠结的是空调。清江的夏天酷热难耐,客厅那巨大的落地窗西晒的威力,老周早就提醒过。每次路过家电卖场的空调区,强劲的冷风扑面而来,导购员舌灿莲花地推销着“变频节能”、“自清洁”等概念,吴迪的脚步总会不自觉地慢下来。他抬头看着那些挂机优雅的线条,想象着它们嵌入自家雪白墙壁的样子,想象着盛夏酷暑中,爷爷奶奶能在凉爽的房间里安然午睡……心动是真实的。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标签上那动辄大几千的价格,再想到银行卡里那点可怜的、需要应对房贷和未知风险的“余粮”,心头的火苗瞬间被现实浇熄。
“明年夏天……等明年夏天再说吧。”他默默对自己说,带着点无奈的妥协,也带着一种对自己抗压能力的试探,“总能熬过去的。” 他强迫自己转身,离开了那片诱人的清凉区域。省下的这笔钱,是他给自己预留的、应对生活突发状况的救生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平凡的大多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平凡的大多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