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所选择的伏击位置,实际上位于两条向北延伸的岔路之间,那里矗立着一座高达两百多米的小山。
这座小山不仅地势较高,而且位置关键,恰好扼守住了两条道路的交汇点。
其中,两条道路的一侧均为险峻陡峭的悬崖,几乎无法攀爬,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得敌军一旦进入该区域便难以迅速撤退或分散突围,正是一处理想的伏击战场。
在具体的兵力部署上,李云龙命令张大彪率领第一连的战士迅速占领了岔路口中间的那座小山,以控制制高点并对下方道路形成火力压制。
与此同时,李云龙亲自指挥剩下的两个连队,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岔道右侧的区域。
借助深厚的积雪作为掩护,他们不仅隐蔽了自身的位置,还精心布置了大量的地雷和炸药。
这些爆炸物被巧妙地埋设在敌军可能经过的关键位置,只待时机成熟,便能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
渔网布设完毕,现在只等鱼上钩了。
不多时,李云龙便如愿以偿地等到了他期待已久的猎物。
他举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远处的情况。
只见一大群鬼子正急匆匆地朝着他埋伏的方向赶来,队伍显得杂乱而匆忙。
李云龙心中一动,低声自语道:
“来了!”
他的眼睛顿时一亮,闪烁着锐利而兴奋的光芒。
李云龙迅速调整望远镜的焦距,更加仔细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群鬼子的脚步显得异常匆忙,几乎是在小跑前进。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慌张与不安的神色,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斗或紧张的逃亡。
其中还有不少鬼子一边赶路,一边时不时地朝后方望去,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恐惧,显然是在确认身后的追兵距离他们究竟还有多远,生怕被突然袭击。
队伍中的几辆卡车已经塞得满满当当,车厢里挤满了疲惫不堪的士兵,甚至连车顶都趴着几个人。
有几个扒着卡车车门的鬼子正声嘶力竭地朝着道路上徒步奔跑的同伴大声吆喝,挥动手臂,似乎是在呵斥他们赶紧让开一条道路,以便卡车能够更快地前进。
整个场面混乱而紧张,透露出敌军已是强弩之末的态势。
很快,鬼子便抵达了那条分岔路口。
面对着眼前的两条道路,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径直选择了左侧的那一条。
这一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他们事先得到的明确指示——左侧的道路正是他们与前来增援的第三十七师团约定汇合的必经路线。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决定,却将他们一步步引向了致命的深渊。
就在他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整个队伍已经彻底踏入了李云龙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之中。
“拉!”
随着李云龙一声果断而低沉的口令,几乎在同一瞬间,几名埋伏在附近的八路军战士在听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狠狠拽紧了手中的缰绳。
他们的动作迅猛而有力,绳索紧绷,触发机关的声音几乎被接下来的巨响淹没。
“轰!”
“轰!”
“轰!”
接连不断的爆炸声震耳欲聋,道路上预先埋设的地雷和炸药被成功引爆,火光冲天而起,浓烟滚滚。
正在行进的鬼子猝不及防,瞬间被笼罩在一片炽热的火海与硝烟之中,惨叫声和混乱的呼喊此起彼伏。
与以往使用的黑火药不同,这次新一团罕见地配备了威力和稳定性更高的军用炸药。
这种炸药的爆炸效果极为惊人,转眼之间,上百名鬼子瞬间被炸得血肉横飞,当场毙命。
无数的残骸和碎片被巨大的爆炸力掀到高空,然后又像雨点般纷纷坠落。
有些残骸甚至飞溅到了埋伏在附近的八路军战士身上,带着浓重的血腥和焦糊气味。
“啪嗒!”
一块难以辨认是人体哪个部位的碎片,黏糊糊地落在了李云龙的胳膊上。
他皱了皱眉,随手将其拍掉,低声暗骂了一句:
“真他娘的晦气!这群小鬼子,死了还想恶心老子!”
爆炸声不仅是毁灭的信号,更是全面进攻的号角。
刹那间,埋伏在高地和悬崖上的一营战士们,早已瞄准了道路上陷入极度混乱的鬼子,纷纷扣动扳机。
枪声大作,密集的子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将一个个惊慌失措、无处可逃的鬼子当场打成了筛子。
一名八路军机枪手稳稳地操纵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早已锁定了道路下方停在原地侥幸躲过一劫的一辆鬼子九四式军用卡车。
他屏住呼吸,手指沉稳地扣动扳机,伴随着清脆且富有节奏的射击声,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
那辆塞满了鬼子的卡车顿时被打得千疮百孔,车身在密集的火力下剧烈摇晃。
车上的鬼子因为搭乘的人数过多,拥挤在狭小的车厢里根本无法迅速疏散或反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伴一个个倒下,血肉横飞,惨叫声与枪声交织在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亮剑:从金陵保卫战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亮剑:从金陵保卫战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