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在天亮前终于落了下来,不是倾盆大雨,而是细密如针,落在古城的青瓦上,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有人在低声呢喃。
李咖啡坐在西槐巷第三口井边,膝盖上摊着七件蓝衬衫。
从崭新的到洗得发白的,从短袖到长袖,一件件整齐地叠放着,像是某种祭品。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衣领、袖口和纽扣——那些他曾毫不在意的细节,如今却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东西。
他整夜未眠。
翻找衣柜时,第一件蓝衬衫出现在箱底,标签还贴着,是三年前买的,一次都没穿过。
而雁子说“三个月前”。
他不信,调出了回民街酒馆门口的监控,逐帧回放——那天是清明节前三天,她巡查路过,驻足片刻,说了那句话。
画面清晰:咖啡穿的是灰色T恤,袖口沾了点柠檬汁,正低头擦拭吧台。
根本没有穿蓝衬衫。
可井里浮现的字迹清清楚楚:“你今天穿了蓝衬衫,我记住了。”
他盯着屏幕,心跳越来越慢,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胸口。
突然,他明白了。
井里的记忆,不是现实。
是雁子心里,最想留住的那一瞬间。
“她记得的……从来不是我穿了什么。”他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是她害怕我离开的那一刻,想把我定格在某个永远不会改变的画面里。”
他猛地翻出群聊记录,一条条往上翻看。
驴友登山的合影、社区节日活动的签到表、酒馆聚会的视频截图——他开始一项项比对。
近三年来,雁子在笔记本或聊天中提到他穿蓝衬衫共十七次。
实际核查后发现,只有五次是真的。
十二次,全是错的。
但这些错误有规律:全都集中在他们吵架前后,或是他说“可能要离开西安”的那几天。
每一次,她都“看见”他穿着蓝衬衫,站在阳光下,笑着调酒,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
“她记得的,是她害怕失去的。”咖啡写下这句话时,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笔。
墨水晕开,像一滴未曾落下的眼泪。
他忽然想起那个夏天。
雁子第一次来酒馆,站在吧台外,目光扫过他手腕上的创可贴——那是他调酒时被玻璃划伤的。
她说:“你又受伤了。”语气平静,却转身就走了。
三天后,她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终南山顶的日出,配文写道:“有些伤,看得见才好治。”
后来他才知道,那天她母亲病情恶化,她一个人守了一夜,靠着背药单撑了下来。
而她记下他伤口的样子,像是一种替代性的掌控——只要她能记住所有细节,就能阻止失去的发生。
而现在,她把这种执念,投射到了他身上。
蓝衬衫,不是事实。是她的锚。
他抱起那堆衣服,一步步走向井口。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打湿了他的肩膀。
他跪下来,将衬衫一件件浸入井水,动作轻柔得像在安放一个熟睡的孩子。
“如果这是她拼命想要记住的,”他低声说,声音被雨声压得很轻,“那就让它沉下去,不要再折磨她了。”
水波一圈圈荡开,蓝衬衫缓缓下沉,颜色在水中晕染开来,像血渗进纸里。
井壁上的锈线微微颤动,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却没有浮现出任何字迹。
远处传来脚步声,很轻,踩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带着某种迟疑的节奏。
咖啡没有回头。
他知道有人来了。
但他不知道,那个脚步属于一个看不见世界的孩子,却听得见记忆如何断裂。
风忽然停了。
雨也仿佛停止了。
就在那一瞬,井底传来极轻微的一声“咯”,像是某根锈线断了,又像是某个被层层封存的声音,终于裂开了一道缝隙。
咖啡的手还浸在水中,指尖冰凉。
他抬头望向巷口。
一个小小的身影站在那里,牵着导盲犬,头微微偏着,像是在倾听什么遥远的东西。
孩子开口了,声音清澈得不像这阴雨天该有的。
“哥哥,你衬的不是衣服。”雨水停了,巷子静得只剩下水珠从屋檐滚落的声音,一滴,又一滴,像倒计时。
小回站在井口三步远的地方,导盲犬伏低身子,耳朵微微抖动。
孩子没看李咖啡,而是侧耳对着井口,仿佛在倾听某种常人无法触及的频率。
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凿进骨头:
“哥哥,你沉的不是衣服,是她的锚。她现在分不清哪天是哪天了。”
咖啡跪在井边,手指还浸在冰凉的水中,闻言猛地一颤。
他想反驳,想说你在胡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卡住了——因为昨夜翻遍雁子朋友圈、聊天记录、社区日志时,他确实发现不对劲。
她最近发的几张照片时间错乱:明明是上周拍的城墙雪景,她标成了“昨日晨巡”;居民投诉单上,她把“水管冻裂”写成“去年腊月旧事重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雁过留声时咖啡未温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雁过留声时咖啡未温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