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雁子盯着纸上那个空荡荡的格子,笔尖凝着一点墨,迟迟落不下去。
“高……血……”她喃喃着,喉咙像被砂纸磨过。
这三个字明明昨天还写过十遍,居民王奶奶的档案里刚填完,怎么此刻脑中竟一片空白?
她猛地翻开笔记本,纸页哗啦作响——最新一页赫然写着:
我忘了今天几号,但井记得。
她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
不是错觉。
不是疲劳。
是她的记忆,正在从内部崩塌。
那些曾引以为傲的细节:母亲用药时间、居民投诉内容、登山路线坡度、咖啡说过的每一句“我不会走”……它们还在,却像浮在水面上的油花,晃动、错位,随时会散开。
而更可怕的是,她开始记不住“现在”。
她扔下笔,冲出办公室。
雨后的青石巷湿滑如镜,倒映着灰蒙蒙的天光。
她一路狂奔,心跳撞在肋骨上,像是要替她记住这最后的清醒。
西槐井近在眼前时,她几乎踉跄跌倒。
井口静得诡异。
没有风,水面却泛着细密涟漪,仿佛刚有人沉下什么。
她扑到井边,颤抖的手撑住冰凉的石沿——
井壁锈线上,浮现出一行字,墨迹未干:
“李咖啡今晨穿蓝衬衫,袖口有柠檬渍。他说,等我。”
雁子瞳孔一缩。
她不记得写过这句话。
更不记得今晨见过咖啡。
可这字迹,分明是她的。
“你若再喂,它就替你活。”
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老辘蹲在辘轳旁,手里握着一把锈蚀的铁钳,头也不抬。
他脚边堆着七根断裂的锈线,像枯死的血管。
“井深三十丈,记了百年事。”他缓缓抬头,浑浊的眼珠映着井底幽光,“你把怕丢的都刻进来,它就得替你活着。可人不死,井怎敢醒?”
雁子怔住。
她忽然明白——这些日子井中浮现的“记忆”,并非她主动书写。
而是她的意识在溃散时,被锈线自动捕获、重组、铭刻。
她的恐惧、执念、爱与悔,正一寸寸转移成这座城的本能。
她不是在记录生活。
她是在把自己,炼成一座活的记忆碑。
远处传来脚步声,轻而急促。
小漏撑着伞跑来,脸上带着泪痕和决绝。
她将一只U盘塞进井口石缝,低声说:“雁姐的手稿……我都传了。《古城记忆簿》云端,永久归档。”
她没说的是,她在离职前黑进了社区备份系统,用三年爬山数据伪造了上传轨迹——真正的扫描是今天,可系统显示,那份文档早在三天前就已存在。
当大声调出数据流时,看见那一串超前的时间戳,浑身发冷。
不是她传的。
是城自己“补”的。
此刻,电子屏上正疯狂滚动着青金字体:
【1998年冬,孟雁子背药单第37遍,母亲血压180/110】
【2021年重阳节,李咖啡承诺永不离开西安——地点:终南山顶】
【2023年暴雨夜,争吵原话:“你要的稳定只是逃避!”】
每一条,都是她拼命想锁住的瞬间。
而现在,它们挣脱了她的大脑,浮现在城市的皮肤上。
雁子望着井,忽然笑了。
那笑里没有悲,也没有释然,只有一种近乎神性的平静。
她从包里取出剪刀,咔嚓一声,剪下一缕白发。
发尾已染霜,像一场无声的雪。
她跪下来,将白发缠入七口井的锈线交汇处——那是她三年来布下的“记忆阵眼”,连接着城墙根下所有老井。
锈线感应到她的气息,猛然颤动,如银蛇苏醒。
“老辘,”她轻声问,“如果我把全部记忆都给你,井能记住所有人吗?”
老人沉默良久,只道:“你若走,井就活。”
“好。”她点头,声音轻得像落叶,“我记了一辈子不犯错。这次,我想犯一次——忘了自己。”
夜色彻底吞没巷口时,七井同时震颤。
地底传来低鸣,如同远古脉搏重启。
锈线自井中腾起,在空中交织穿梭,竟织成一幅巨大的光影图谱——朱雀坊全貌浮现,街巷如经络,屋舍似骨骼,而无数光点闪烁其间,正是她三十年所记的居民诉求、病史、门牌号、登山路线、未兑现的承诺……
每一粒光,都是她曾死死攥住的“不该忘”。
风停了。
云裂开一道缝。
月光照在她脸上,像一场告别的吻。
她最后望了一眼办公室方向,那里灯还亮着,空桌上的笔记本静静摊开,仿佛在等她回去。
但她知道,她再也写不出字了。
因为从今往后,遗忘的,是她。
记住的,是城。
天光破晓,薄雾如纱,笼罩着朱雀坊的青瓦屋脊。
晨风掠过城墙根,卷起几片梧桐落叶,在巷口打着旋儿,又轻轻贴上一扇斑驳木门。
孟雁子消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雁过留声时咖啡未温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雁过留声时咖啡未温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