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杜公馆深处,一间连窗户都被厚重丝绒窗帘严密遮挡的书房内,只亮着一盏绿罩台灯,光线昏黄,将杜月笙和司徒美堂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悠长而扭曲。
空气中弥漫着雪茄的醇香与龙井的清苦,两种气味交织,恰似此刻两人谈论的话题——既关乎现实的残酷,又着眼于未来的缥缈。
“司徒老哥,”杜月笙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目光穿透烟雾,落在墙上一幅巨大的、略显陈旧的东亚地图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紫砂壶温热的壁身,
“日本人,是喂不饱的狼。《塘沽协定》?不过是暂缓其撕咬速度的一块带肉骨头。华北,他们迟早要吞下去,下一步,就是华中、华南。全面开战,不可避免,只是时间问题。”
司徒美堂冷哼一声,将手中茶杯重重顿在红木茶几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茶水溅出几滴。
“他娘的!小鬼子欺人太甚!老子在南洋、在美洲的弟兄们,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了!捐钱捐物,就没怕过!可光靠我们这些江湖人,还有海外侨胞的支援,终究是杯水车薪。老蒋那边……”
他摇了摇头,粗犷的脸上满是愤懑与不屑,“还在做着‘剿共’的千秋大梦!我看他是被权力蒙了心,看不清真正的敌人是谁!”
杜月笙微微颔首,眼神深邃:
“蒋公……有他的难处,也有他的算计。‘攘外必先安内’,在他看来,是稳固权位的根本。只是,这‘内’,恐怕是越‘剿’越不安了。”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西北那边,听说不仅没被剿灭,反而在陕北扎下了根,搞什么‘统一战线’,喊出的口号,很得一些学生、工人的心。”
“延安?”司徒美堂挑眉,他虽远在香港,对这支被蒋视为心腹大患的力量也有所耳闻,“毛先生那边,倒是旗帜鲜明,抗日喊得比谁都响。只是……实力终究弱了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杜月笙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有时候,看似弱小的力量,因其立场坚定,反而能汇聚大势。不过,那是后话了。”他将话题拉回,
“眼下,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国内。美国人,英国人,态度暧昧,只顾着他们在远东的生意和租界。指望他们为了中国跟日本翻脸?难!”
“那依杜老弟之见?”司徒美堂身体前倾,他知道杜月笙必有后手。
杜月笙眼中精光一闪,手指在地图上美洲的位置点了点:
“我们要看得更远。战争,打的不只是眼前的枪炮,还有后方的舆论、外交、乃至战后的格局。美国,迟早会被卷入这场大战,这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在他们下定决心之前,提前落子。”
“如何落子?”
“两方面。”杜月笙伸出两根手指,
“其一,选派一批最可靠、最聪慧、根底干净的年轻人,最好是精通外语,熟悉西方事务的。通过你的渠道,秘密送往美国。”
“不要他们拿枪,要他们进入最好的大学,学习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更要学习如何与美国人打交道。他们要成为我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眼睛、耳朵,甚至是代言人。这笔投资,或许十年二十年才能见效,但必须做!”
司徒美堂目光灼灼:“培养我们自己的‘军师’?妙!这事包在我身上!南洋、美洲的洪门子弟中,不乏可造之材!老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他们供出来!”
“其二,”杜月笙继续道,声音低沉而严肃,
“我们需要一批特殊的‘眼睛’和‘手臂’。不仅要在战场上拼杀,更要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周旋。”
“挑选一批身世清白、胆大心细、容貌……过得去的女子,进行严格训练。不只要她们会开枪、发报,更要教会她们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周旋于日伪高官、各国使领馆人员之间,获取情报,必要时……执行特殊任务。”
司徒美堂倒吸一口凉气,神色凝重起来:
“女特工?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风险大,收益也大。”杜月笙语气斩钉截铁,“有些地方,男人进不去,有些话,男人问不出。婉容皇后身边的苏婉清,就是例子。”
“她凭借流利日语和机敏,已多次帮助我们甄别重要信息。我们要系统性地培养更多‘苏婉清’,让她们成为插入敌人心脏的温柔刀。”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雪茄无声燃烧。司徒美堂重重一拍膝盖:“干了!老子这就去物色人选!男人女人,只要是为了打鬼子,我洪帮义不容辞!”
……
南京,黄埔路官邸。
蒋介石对着巨大的军事地图,眉头紧锁。
地图上,代表红军的红色箭头虽被压缩在陕北一隅,却依旧顽强地存在着。而代表日军的蓝色标记,已在华北形成合围之势。
“娘希匹!”他低声骂了一句,烦躁地踱步,“共产党,疥癣之疾!日本人,肘腋之患!然则安内方能攘外!若不彻底剿灭共匪,何以集中全力应对日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