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时的休整转瞬即逝。
在阿尔法-7安全屋高效的循环系统和营养剂的帮助下,李默的精神力恢复了大半,虽然距离巅峰状态仍有差距,但至少不再有那种仿佛灵魂被抽空的虚脱感。那把【清洁工的扫帚】似乎也汲取了安全屋内纯净能量体的部分辐射,鬃毛尖端残留的灰色淡去了少许,与李默的连接感变得更加清晰和敏锐。
秦风和林瑶则利用这段时间,彻底检查并优化了从那辆红色肌肉车上抢救下来的部分装备,并补充了安全屋储备的武器、弹药和特种物资。林瑶成功破解了“方舟”坐标的部分环境数据,结果显示目标区域——“风暴之眼”的恶劣程度远超想象,不仅有着终年不息的超强风暴和足以撕裂航母的巨型漩涡,其中心区域还弥漫着一种奇异的能量乱流,会严重干扰几乎所有已知的电子设备和导航系统。
“我们需要一艘船,一艘能抗住那种环境的船。”林瑶指着屏幕上模拟出的、如同地狱入口般的海洋风暴景象,“而且不能太依赖电子设备,需要足够坚固和……‘原始’。”
秦风没有说话,只是走到了安全屋最深处的一面墙壁前。这面墙看起来与其他银灰色的金属壁无异,但他伸手在几个特定位置按顺序按压后,墙壁内部传来一阵机括运转的轻响,随后整面墙缓缓向一侧滑开,露出了一个隐藏的机库。
机库不大,只停放着一艘通体黝黑、线条流畅、造型如同剑鱼般的舰船。它长度约二十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窗户,外壳覆盖着哑光材质的装甲,船体两侧有可折叠的稳定翼,尾部是四个结构复杂的矢量推进器。它静静地停放在那里,如同一柄藏在鞘中的利剑,散发着冰冷而危险的气息。
“ ‘暗流’级潜航突击艇,”秦风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阿尔法-7的最终应急载具。混合动力,短程跃迁能力,装甲足以抵御常规鱼雷直接命中,内部生命维持系统可独立运行三十天。最重要的是,它主要依靠惯性导航和地磁感应,对电子干扰的抗性极高。”
李默看着这艘充满科幻感的舰艇,心中稍安。有这东西在,穿越“风暴之眼”似乎多了几分可能。
“它还配备了一台小型‘现实稳定锚’,”秦风补充道,目光意有所指地看了李默一眼,“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规则混乱对船体和乘员的影响。希望……用不上。”
一切准备就绪。三人登上“暗流”艇,秦风坐进驾驶位,林瑶进入导航和通讯位,李默则待在相对宽敞的乘员舱。
舱门闭合,内部灯光亮起,一种低沉的嗡鸣声从船体深处传来。随着秦风的操作,“暗流”艇缓缓驶出隐藏机库,沿着一条隐蔽的地下河道,悄无声息地滑入了一条通往海洋的地下暗河。
接下来的旅程,大部分时间都在黑暗和压抑的水下度过。“暗流”艇性能卓越,在水下高速潜航,避开了一切可能的追踪和探测。李默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尝试进行精神力的控制和恢复训练,同时反复“沟通”着那把扫帚,试图更深入地理解其“秩序”规则。
林瑶则不断监测着外部环境数据和来自总部的零星信息碎片。熵增资本的活动似乎更加猖獗,全球范围内的“裂隙”现象和异常能量报告显着增加,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世界的背面蠢蠢欲动,即将破壳而出。
几天后,“暗流”艇抵达了目标海域边缘。
即使隔着厚重的装甲和深浅的海水,李默也能感受到外部传来的、那令人心悸的咆哮和震动。透过艇首有限的强化观测窗,可以看到上方海面已不再是熟悉的蓝色,而是一种翻滚着的、墨黑与惨绿交织的诡异颜色。巨大的浪涌如同山脉般起伏,雷暴在云层中疯狂闪烁,照亮了其中穿梭的、如同怪蛇般的巨型水龙卷。
“我们到了。”秦风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依旧稳定,但带着一丝紧绷,“准备下潜至最大安全深度,从风暴下方穿越核心区。稳定锚启动,所有人固定好自己。”
“暗流”艇开始深度下潜,外部水压读数急剧攀升。船体发出了细微的嘎吱声,但那台“现实稳定锚”散发出的微弱力场,确实有效地抚平了大部分来自海洋狂暴力量的直接冲击,甚至连李默因为接近混乱区域而有些躁动不安的精神力,都稍微平复了一些。
然而,随着他们不断深入风暴区域,情况开始变得诡异。
海水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深,最终变成了一种近乎绝对的黑暗,连艇上的大功率探照灯都仿佛被这黑暗吞噬,只能照亮前方极短的距离。水流变得毫无规律,时而平静如镜,时而狂暴地撕扯着船体。更令人不安的是,探测器显示周围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都在发生着毫无逻辑的剧烈波动,仿佛物理规则在这里变得不再可靠。
“导航系统受到严重干扰!惯性导航出现累积误差!地磁信号完全混乱!”林瑶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我们好像在……原地打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