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着帝国最高权力归属的、更加残酷和激烈的风暴,正在这被血腥与谎言笼罩的京城上空,急速酝酿。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苏宁,却早已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着这由他一手导演的、彻底失控的乱局。
……
当紫禁城内血雨腥风,孝庄太后与鳌拜两股势力为了那至高权柄展开殊死博弈之时,始作俑者苏宁,却已如同鱼儿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凭借着早已规划周详的撤离路线和对这个时代侦查手段的深刻了解,苏宁有惊无险地避开了京城九门的严密盘查,混在出城讨生活的百姓、商队之中,顺利脱离了那座已成巨大漩涡的是非之城。
在城外一处隐秘的林地中,他迅速换下了那身象征束缚的太监服饰,恢复了本来的容貌与衣着。
看着水中倒映出的、久违的属于自己的面孔,苏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种挣脱牢笼的自在感油然而生。
然而,这份轻松并未持续太久。
很快,他便发现,通往各地的官道要津,已然贴满了绘有“小桂子”画像的海捕文书。
通缉令上言辞凿凿,称其为“谋害圣驾之逆党首恶”,悬以重赏,要求各地官府严加缉拿。
画像虽与他本人有几分相似,但得益于易容手段和信息的滞后性,暂时并未对他构成直接威胁。
但通缉令的蔓延速度,还是让他感受到了迫近的危险。
“动作真快……鳌拜这是要把弑君的屎盆子彻底扣在我和那些死人头上啊。”苏宁冷笑一声,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反而燃起了更盛的火焰。
他岂会坐以待毙,任由鳌拜掌控舆论,将自己定为钦犯?
“你想封锁消息,捂盖子?我偏要给你捅破天!”
一个大胆的计划迅速在他脑中成型。
你要通缉“小桂子”,那我就让“鳌拜弑君”的真相,传遍大江南北!
他利用自己对北直隶地理的提前研究,避开官道和大城镇,专走乡间小路、荒僻山道。
苏宁不再仅仅是逃亡,更化身成了一个隐秘的“谣言播种机”。
在人来人往的茶寮酒肆,他会伪装成走南闯北的行商,用恰好能让邻桌听到的音量,与“同伴”唏嘘感叹:“听说了吗?京城出大事了!皇上……没了!”
“啊?怎么回事?”
“嘘……小声点!据说是鳌中堂……在御书房里,跟皇上吵了起来,然后……唉,那场面,据说龙椅都被血染红了!鳌中堂亲自下的手,拳头有砂钵那么大,直接把皇上给……啧啧……”
“天呐!这……这可是弑君啊!”
“可不是嘛!现在京城都戒严了,鳌中堂调了镶黄旗兵进城,说是抓刺客,其实啊……就是在灭口呢!”
在流民聚集的破庙残垣,他又会扮作消息灵通的落魄书生,神秘兮兮地散播:“知道为何突然这么多兵吗?天塌了!咱们大清的皇上,被权臣鳌拜给活活打死了!就在乾清宫里!那些贴出来的通缉令,抓的都是见证人!鳌拜这是要造反啊!”
有时,他甚至会花费些许银钱,雇请一些街头顽童、游方僧人,让他们将“鳌拜弑君”的消息,编成简单的顺口溜或因果报应的故事,在更大的范围内口耳相传。
苏宁知道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规律,越是惊世骇俗、越是关乎顶层权力的秘闻,传播的速度越快,也越难以彻底禁绝。
他根本不需要提供确凿的证据,只需要种下怀疑的种子,让“鳌拜弑君”这个念头,如同病毒般在官员、士子、乃至普通百姓的心中滋生、发酵。
果然,尽管鳌拜极力封锁,但“皇帝暴毙”、“御书房血案”、“鳌少保挥拳弑君”等各种版本的流言,还是如同野火燎原般,迅速从北直隶向山东、河南、山西等地蔓延。
人们私下议论纷纷,看向京城方向的目光充满了惊疑与不安。
一些原本就对鳌拜专权不满的官员和士绅,更是暗中串联,蠢蠢欲动。
苏宁站在一处高坡上,遥望着京城方向那隐约的轮廓,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通缉我老子?那就让这天下人都知道,你鳌拜是个什么东西!把这潭水彻底搅浑,老子看你还怎么安稳地立你的傀儡皇帝!”
苏宁不再停留,转身向着山东,继续他的旅程。
身后,是他亲手点燃的、席卷天下的舆论风暴。
前路漫漫,但至少,他已不再是那只被困于紫禁城的笼中鸟,而是成为了一个在幕后搅动历史风云的……执棋者。
至于这盘棋最终会走向何方,连他自己,也充满了“期待”。
……
康熙皇帝在御书房被鳌拜活活打死的消息,在苏宁不遗余力的散播与各方势力的推波助澜下,终究未能被完全封锁。
这则石破天惊的秘闻,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早已遍布干柴的大清帝国,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爆炸!
京城,权力漩涡的中心。
孝庄太后凭借其多年经营的威望与政治网络,抢先一步,将裕亲王福全秘密转移、严密保护起来,彻底粉碎了鳌拜拥立福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图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影视编辑器》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3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3言情!
喜欢影视编辑器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影视编辑器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