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策一笑。
毕竟还是十几岁的年纪,还是小孩子想法也正常。
反正自己就顺着他来就对了。
“其实我有个办法。”
商税想要征收。
就必须要先从一个地方开口子。
平白无故就上来要加商税,那朝廷中的百官肯定不答应。
尤其是在以前朱元璋三令五申,不允许更改祖制的情况下,这就更不可能了。
其实任何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税收制度。
一个合理的税收不仅可以帮助国库充裕起来,更重要的是加强朝廷对地方的威信。
只有朝廷给了钱,那些地方官才认这个娘。
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朱厚照眼睛一亮,示意他往下讲。
苏策清清嗓子。
手指沾了沾茶水,在桌子上写出了一个“田”字。
“田?”
“什么意思?”
苏策微微一笑。
“现如今已经马上到三月,该春耕的季节了,大批的农户都该忙起来了。”
“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农户,还是商籍,都张着一张嘴等着吃饭,”
“那为何这农户要干活,而商人不干活呢?”
自古以来。
商人逐利的本能这是印在骨子里的。
之前的低商税,“十三税一”的制度早就不适用于现在的大明了。
因此想要把他们口袋里的钱掏出来,交给国家。
那就必须要用一些政令手段。
再加上。
现在的大明已经恢复教化,步入正轨了。
只要能有银子,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
大明何愁不富强?
听苏策这么一说。
朱厚照顿时脑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被拨动了一下。
但还是有点不明白。
他侧着脑袋,皱着眉,看着苏策在桌子上写的那个“田”字。
认认真真的思索起来。
似乎,确实是苏策说的这么个道理。
朱厚照旋即问道:
“你是说,让那些商户把田产让出来?”
“这怎么可能呢?”
“这可都是他们的命根子,朝廷要真这么做了,就是在找死啊。”
情急之下,朱厚照口无遮拦。
这句话要是让弘治皇帝听见了,难免又是一顿好打。
但好在是苏策,他也没注意到这些。
“你说的法子太激进了,是在饮鸩止渴。”
“想征税,是在商人身上下手,不是对他们的产业下手。”
朱厚照又想了一会。
过了半天才诺诺的开口道:
“那这么说的话,你是要商人也去地里劳作?”
“让他们和那些农户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也不行啊。”
“朝廷要真的把这个法子推行下去,估计那些商人宁愿花钱雇人也不可能自己亲自下地啊。”
苏策摇摇头,显然是朱厚照还没想到点子上。
他呷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接着循循善诱道:
“既然你都知道商人花钱雇人了。”
“那为何不直接让他们交钱?”
“就说让朝廷替他们雇人,先把银子收上来不就得了吗?”
朱厚照一拍脑门,反应了好大一会。
现在他才反应过来。
苏策的做法就是在曲线救国。
效果虽然和自己说的差不多,但是这手法可是高明多了。
他恍然大悟,高声道:
“妙啊!”
“苏兄,你这想法,简直好极了啊!”
朱厚照感觉自己是越来越钦佩苏策了。
一个出身寒微的学子,竟然能对困扰当今朝野的大事有这么高明的见解。
不仅如此。
甚至还能提出来切实可靠的解决方法。
不管从什么角度上来看。
苏策都是一个大才。
朱厚照兴奋的从椅子上站起来。
“行,我回去就跟我爹好好说说。”
“这次我就不信他还能挑出来我的毛病!”
说完。
发觉自己好像光说一通自己的事了。
今天苏策去国子监还没问过怎么样呢。
朱厚照有点不好意思,又坐回了椅子上。
笑眯眯的问道。
“光说我的事了,还没问问你今天如何呢。”
“怎么样,去国子监有什么感受?”
“有没有什么看不顺眼的人?”
“我爹在朝中还稍微有点权势,放心,有什么问题尽管说!”
朱厚照拍拍胸脯,一副“有我在,没问题”的表情。
在学识上。
他感觉自己和苏策在一块的时候没什么信心。
苏策总是能想到很多自己闻所未闻的想法。
但是在权势方面。
朱厚照觉得自己有绝对的自信。
废话。
当今大明朝唯一的太子,除了上面的老爹就是自己最大。
这点小事都没办法帮苏策摆平,以后还怎么当皇帝?
不过。
苏策摇了摇头。
“能有什么事?”
“大家都是读书人,去国子监又不是为了起争执去的。”
“不过,今日入学考试的时候,我倒是答得还不错,拿了个甲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