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大寿带着两个儿子来和道别,吴三桂端起酒杯:“舅舅,表弟,就此别过”。
祖大寿含着眼泪:“一路小心”。
祖大寿两人儿子:“后会有期”!
这天夜里三更时分,六千关宁铁骑,悄无声息的从城后门出去,向着乳峰山方向前进。
清军在此处的守军是汉军旗的几营人马,见骑兵来袭,纷纷扔下兵器,向两边逃跑,吴三桂不费吹灰之力就出了包围圈。
有了生的希望,大军也是精神一振,全军加快速度,希望赶快离开。几千人离开包围圈不到二里地,只听的旷野上一声炮响,接着夜空里升起数支火箭,煞是好看,顷刻间四面八方亮起了火把,吴三桂被包围在了中间。
一个身材如铁桶一样,还没脖子的家伙,走出人群,这人就是赫尔巴。他对着吴三桂大军喊:
“我家贝勒爷让我在此等候吴总兵,不想吴总兵来的太慢了”。
吴三桂气恼之极,一小卒也敢嘲笑自己,寻着声音,搭弓射箭,照着赫尔巴就一箭,
”嘭”的一声,箭被一盾牌挡下。
赫尔巴吓了一跳,没想到吴三桂身手这么好,这差点就要了他的命,不由的大怒。
“射箭,给我往死里射他们!”
“嗖!嗖嗖!“黑灯瞎火,清军一顿乱射。
路面上有巨大的拦马桩,地里还有陷马坑,冲过去就是送死。四周的清军又用弓箭不断的射向中间的骑兵,不断有中箭的惨叫声,也不断有人从马上跌落,吴三桂这时真有点走投无路。
不过半息,数百人死于弓箭,数百人有了箭伤。清军逼迫着明军不断的向中间挤压,不用瞄准,这么高的密度,随便射都能打死人。
如果这 样下去,再过一两个时辰,这几千人马,怕是就要全部留在这里了。
城头的祖大寿见吴三桂出了包围,正在高兴,可天不随人愿,转眼就见吴三桂陷入重围,叫来副将点齐一千人马来,就要带兵出城去救吴三桂。
长子祖泽润见状,拦住祖大寿的路:”父亲,你这么去,人救不出来,自己也得赔进去“。
大家都拦着不让祖大寿出城,没了祖大寿,这锦州城也保不住了。
祖大寿老泪纵横对着众人说道:“当年大战,为保大军不灭,我不救吴镶(吴三桂父亲),害的他差点死于多铎之手,如今每每想起,心中多有愧疚,如今眼见侄儿有难,如再不相救,我有何面目做人,如何面对胞妹(吴三桂母亲)”
不顾众人阴拦,点起一千兵马来出城而去,刚到城门口,就见对面大批清军人马拦住自己的去路,借着火把,见为清军为首的是一衣着华丽的青年,青年端坐在马上。
叶布舒见祖大寿到来,在人群中大声说了一句:”祖总兵这是何去?“
“杀鞑子,救我侄儿,你是何人?为何要拦我去路”
“我是大清四贝勒,就是你想杀的鞑子头儿,想救你侄儿本贝勒可以帮你”。
“你想做什么?”祖大寿问道。
”归降大清,交出锦州城,我自会放他离去”。
“你只有一个时辰考虑,再过一个时辰,关宁铁骑,就空无一人喽!”
“你妹夫当年可以不救,毕竟是个外人,没有人会怪你,可眼下是你亲侄儿,你可要想清楚了,你一句话他便可生,你一句话他也可死。”
祖大寿听罢,一口老牙气的差点咬碎。让一少年拿捏自己,自己还毫无办法。
”祖总兵,你在我大清的官位,我父皇还给你留着呢。如此想来,不算投降了。“叶布舒把范文程事先教给他的话不断讲出来,刺激着祖大寿,逼他做出选择。
”好,听你的,老夫可以下马降你,这身后的锦州城也不要了,都给你,但你要先放了我侄儿才行“。
“哈哈哈“,叶布舒不禁笑了起来,这祖大寿又要故技重施。
“祖总兵,怕是你没搞清楚状况,你没本钱和本贝勒讲条件。保况别人要这么说,或许可以,但你祖大寿不行,你当年降而复叛,早就没了信誉,就断了这个念想吧“。
祖大寿也低下了头,人家说的不错,没本钱,自己还信誉不好。
”现在只有不到两千人了,留给你考虑的时间只有半个时辰了”,叶布舒步步紧逼。
祖大寿长叹一声:”也罢,事已如此,听天由命吧,望你说到做到。“
说罢,翻身下马,步行到叶布舒面前,看着眼前的这个少年,心中五呋杂陈:自古英雄出少年”。
来到叶布舒面前,解下自己的腰刀,单膝跪地,双手举刀,
“我降了”
说完,起身回头对着跟了自己多年的军士说道:”所有罪过都是我祖大寿一人的,与兄弟们无关,留下一条命,逃生去吧”。
意思就是说,愿意在就一起降,不愿意,就自己逃跑吧。
除去少数人骑马离开之外,大多数人选择留下,对他们来说国家太过遥远,皇帝太过陌生,而跟随的大人则更加亲切、真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降落在清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降落在清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