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涉及到生育大计,所以这堂视频课各朝代的人都听得很认真。
【如果大家平时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我们某些特征像父亲,有的像母亲,但是有的特征和父母都不像。在生物学上,我们把它称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对遗传和变异的研究是从性状开始的,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比如我们的头发,有直发、卷发的区别......】
这段视频里,老师详细解释了什么是遗传、变异、性状和基因等,还例举了大量性状的实例,包括人、动物和植物的性状。
唐朝。
孙思邈认真记着这些概念,看到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时候,他有点恍然。
原来人的耳朵有无耳垂、眼皮厚薄、鼻子高低、眼睛的颜色等特性不同是因为基因不同啊?
最早的时候他在大唐的都城里看到一些异邦人,和中原人士长得完全不一样,有人的头发就像是被烧热的铁棒卷的。
当时他以为是那些人故意把头发弄成这样的,后来才知道人家天生就长这样。
还有某些异邦人的眼珠子是蓝色、金色或者其它颜色的,和中原大部分人的黑眼睛差异甚大。有人会误会这些人是不是生病了或是经历了什么事。
其实孙思邈对于这种差异还是挺好奇的,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在长相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现在他知道了,原来是因为基因不同。
之前生物课讲到核酸那部分的时候提到过基因,不过当时孙思邈学得一知半解,现在经过详细讲解,他算是大致明白这些概念了。
南宋。
陆游看着这几天自己新得的一窝小猫咪,他们的毛发已经长全了。虽然是同一窝猫,但是这些小猫崽长得完全不一样,毛色有白、有黑、有黄,还有杂色的。
他之前有点怀疑这些猫崽仔的父亲不是同一个,可是听到视频里关于变异的说法,他有点不确定了。
看着小猫崽子肉乎乎、毛茸茸的可爱模样,陆游不纠结这个问题了。反正都是他的了,管它是不是同一个父亲。
明朝。
朱元璋听完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仔细对比了一下自己和几个儿子,发现标儿的眼睛和妹子的眼睛很像,看上去就很秀气温和,脸型、鼻子和自己比较像。
至于老四嘛,耳朵、嘴型好像和自己更像,二儿子的身形和自己像,三儿子......
以前他还真没怎么注意到这些事情,原来细看是有迹可循的。
越发观察,朱元璋越发觉得这种遗传还挺奇妙的,尤其看到朱标身上同时兼具了自己和妹子的特性,他怎么看觉得怎么顺眼。
被老父亲这么盯着,朱棣等人心里一阵发毛。以前有点怨他们的爹不够关心自己,希望他重视一下自己。可是被这么“关心”,他们觉得还是像以前一样比较好。
朱标面上倒是镇定一片,不过也觉得他爹盯的时间确实有点久了。说实话,他自己对于遗传和变异也是有点兴趣的。
直播屏前很多人听到遗传、变异,好奇地寻找可以看到的物体进行观察,有的在院子里看公鸡的鸡冠,有的看猪圈里面不同毛色的猪、地里的高粱、豆子等。
就连小孩都在竖大拇指,和小伙伴们比,看看谁能竖得更直更翘。找不到其它物品的就观察周围的人,尤其是有很多孩子的人。
一时之间,各朝代都掀起了一股观察之风。
疑心比较重的人看到儿子和自己长得不一样,在“是不是自己的种”和“基因变异”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这部分人在孩子生出来后就有疑虑,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觉得与自己越来越不像了。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这不是我的种,我的妻子不会是背着我偷人了吧?
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因为这个原因直接把妻子赶出家门,有的人则没有马上行动,想着寻找一下蛛丝马迹。
可是现在听到“基因变异”这种说法,他们犹豫了,光看外表是看不出来了。
【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即DNA分子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同的基因片段决定了你的血型、单眼皮、双眼皮和虹膜等不同的性状。】
【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和其所携带的基因大都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这段主要讲述了基因如何控制性状,染色体的概念。
东汉。
再次看到螺旋状的DNA 分子片段,张仲景竟然莫名觉得很熟悉,明明也才刚认识这种物质没几天。
他觉得后世这种教学方式在某些方面还是挺好的,虽然他们这些时期没有显微镜,有点遗憾不能自己亲眼观察一下微观世界。
但是后世的人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展示在他们眼前,也能让他了解很多东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